关于如何拆解问题,曲凯老师在这一讲里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方法:一个叫假设驱动,一个叫构建问题树。
什么叫假设驱动呢?
它的意思是在应对复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假设,假设问题出在某个细分的问题点上。
当你假设问题的原因出自某个点上时,就可以去证实或者证伪。如果问题果真出在这个点上,那可以就这个点去寻找解决方案;如果不是出在这个点上,即证伪成功,那就回头去不断修改假设,再验证假设,不断重复这个流程,直到找到那个最接近事实的结果。
驱动假设的另一个好处是省时省力。因为驱动假设可以让我们一直沿着一条最大概率可能会发生的这个主线去进行,这样,我们就能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都分配在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事情上。
如何构建问题树?
关于问题树,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思维导图。
问题树的好处在于,你可以通过拆分,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这样在思考问题时,你就有了一条主线,就可以跟着它走,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寻找答案。
那,面对一个复杂问题,该如何搭建它的问题树结构呢?
第一、要找出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
第二、要确定导致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确定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的主要后果;
第四、根据以上的因果关系画出问题树;
第五、反复审查问题树,进行最后的补充和修改。
我们综合上面的两种方法,来举个例子。
比如,你所在部门的利润下降了30%,你得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利润拆分为收入和成本。另外,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部门的理解,认为(假设)利润的问题大概率出在成本上。
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是成本的问题导致了这个公司利润的下降。那根据这个假设,就能驱动我们去对成本结构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就省却了公司可能花在收入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这样,通过假设驱动和问题树结构,达到了高效、有逻辑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结一下,在这一讲中,曲凯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拆解问题的两种方法,“假设驱动法”和“问题树法”,如果能真正理解并应用起来,它能在解决问题时非常有效地帮我们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