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拓跋弘和文明太后角力的史书,本人发现个别要员职位升降十分不正常,不按常规出牌者,必有猫腻,这又涉及到了一些什么事呢?这里先对这个时代一死一升官的两个人做个猜测。
死的是统万镇将、河间王闾虎皮。这个王在上文中出镜过一次,是作为向拓跋弘告密输诚的亲近形象出现,他死也是因为这份亲近。
闾虎皮,名根,原爵位是安丰公,安丰公第一次在史书出镜是跟随名将封敕文讨伐安定叛乱;第二次出现是被封为河间王,他的封王与常太后扶正位置时间几乎同时,所以他的王位也涉及到了上一代后宫权力的安排,高宗拓跋濬的母亲是蠕蠕的大家闺秀闾氏,闾虎皮是闾氏的亲戚,在拓拔濬母亲以子贵母死的名义杀掉之后,他作为她的亲人获得了职位上的安慰。
常太后也是北魏王朝的一个狠辣角色,权掌后宫,甚至还坑害过当时的文明太后,所以在常太后死后,文明太后迅速将常太后的后宫核心团队进行快速清算,而闾虎皮同志作为对常太后的仇恨者,在文明太后清算常太后期间应该是过了几年的幸福生活。
但本人猜测,闾虎皮他应该是一个智商不太高,统兵打仗也不怎么会,处理朝廷关系能力一般的庸人,所以一直没成绩,所以虽然占据豪华的王府却碌碌无为,眼看着行将就木,他忽然觉得自己下一代年纪还小,应该要为他们博一个更好的前程,于是就在不明形势的判断上对经过自己封地的拓跋弘输起了忠诚,拓跋弘打仗需要钱,于是闾虎皮就给了他钱,给钱还没什么,关键是他还给拓跋弘提供了文明太后煽动造反的秘密情报,上面章节有说到过这个送信的情节,而关键是他这个输出忠诚的过程被两宫大宦官赵黑看在了眼里。
赵黑此人城府很深,属于大宦官里面的太岁级别,拓拔弘为太上皇之后,他倾向于向实权派文明太后靠拢,于是,赵黑将闾虎皮不识好歹的事情告诉了文明太后,并为免闾虎皮不死,他还有意将河间王的愚蠢扩大,说他如何指桑骂槐、用心险恶、助纣为虐等等。
文明太后的生杀赏罚从来都是不吝啬草民、可加于皇帝的,她听后,娥眉一竖,她觉得,这种曾经被自己看轻的小脚色,居然还有这种心机,那还了得!行,他不是有钱捐助给皇帝么?那寡人就查查他钱的来路,问他个贪残之罪,砍头了事。
闾虎皮卒。
升官的是濮阳公拓跋孔雀。
拓跋孔雀说是常山王素的曾孙辈(注意,高祖末期还有一个拓跋孔雀,拓跋鸷,字孔雀,与是高凉王孙辈,孔雀是佛教的圣物,当时以佛的吉祥物为小字很流行,比如白象、菩提、菩萨、迦叶等),当时年纪较小。
拓拔孔雀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文明太后诛杀乙浑后,他和陆定国两人,迅速从侍中职务窜升到了王的位置。
拓拔孔雀和陆定国都不是靠继承封爵,他们是属于自己年纪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额外册封的新王,当时拓跋弘不更事,且这两个王应该是文明太后封的,一来文明太后有生杀赏罚、决之倾俄的个性,二来他们的父辈都当朝大人物,三来也为小皇帝树恩,为他培养一些亲密的伙伴,长大后作为皇帝的辅佐良臣。
这个时候的文明太后不可谓不用心良苦,只是后面我们的拓跋弘却在左右的撺掇下,头顶反骨,成为了文明太后教育后的一个不合格的半成品;文明太后伤心之余,只好下起决心,对这个皇帝骑驴看唱本,你冒头一下,我就压你一下,让你没有脾气,如果你还要继续胡闹不听话,那我做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恰恰孔雀和定国两个王爷和拓跋弘一样,一腔热血,喜欢呼朋引伴,驰骋草原,这些剧情都是文明太后没有想到的,于是有些时候总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说一些家和万事兴一类的大道理,结果这两个小儿却认定皇帝是一切的顶层,妇人管不到。
文明太后动怒了,她以皇帝的名义给拓跋孔雀下了一道诏书,你目无尊长,不懂礼数,降爵为公。
拓跋孔雀本来不怎么会搞人际关系,又死爱面子,现在在小伙伴面前被从班长降到了组长,他自己觉得抬不起头来,家人也反复教导拓跋孔雀,看清楚现实状况什么的,到底谁说话算数。
结果这只孔雀隐忍,认真写了一篇认错的信给了文明太后,将以前的无知揭露得非常彻底,并发誓,以后与太上皇帝只有君臣之义,绝不朋党苟同,请太后明鉴。
文明太后看得这个年轻人浪子回头,很是满意,于是在太上皇帝外出逍遥期间,拓跋孔雀却又意外地爵复原位。
但是孔雀其实并没有真的悔改?顶多算是逼其就范,脸皮薄的他在不久的将来更像蒙受了奇耻大辱一般,思考如何爆发心底的小宇宙,所以这一次孔雀认错只是短暂开屏,具体事情后面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