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确幸韬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可能几十万字都写不完,但我想给你说说关于他们的故事。
先说上面的笔记本和便利贴:
时间是在2016年八月到2017年六月八号,听我慢慢到来。
笔记本是朋友送的,2015年的时候我俩谈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那时他是全校的第一名,而我只是个学渣。
为什么能和他成为朋友呢?因为和他一样很热爱思考的,一直想法也比他多。
模拟考试连续很多次都考全校第一的他,高考考了几十名开外。以至于只得到了一个贵大,而现在学校的第一名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
我劝他和我一起复读,他说复读也说不一定考得好,于是我选择复读,他选择上大学。
复读期间,多次见面。后来他给我说:“找大学的老师说复读的事,大学老师说可以,而那时候高考报名已经结束。”
而选择复读,可能我俩的人生轨迹会都得到改变。可惜,一切都已成定局。
他真的是个少言寡语,深得老师喜欢的人,照毕业照的时候,都是老师主动和他照。
而我恰恰是他的反面,反面反到一切都相反。所以高二的时候,就彼此确定以后要一起做事。
他去上大学之前,送我的笔记本。那个时候他的QQ名叫做“纵横”,来自诸子百家纵横家,我的QQ名叫做孤独微笑的灵魂。
我俩经常说,看谁先改网名,我说我不会改。而现在情况是他把QQ名改成了“志高存高远”,而我还是没变,依旧叫“孤独微笑的灵魂。”
复读的一年里,带着笔记本和很多书,而那些便利贴都是看读者和青年文摘和瞬间感悟所记录下来的,整整用了一年。
上面有很多国内外经典小说的经典句子,比如陈忠实,比如贾平凹,比如余华………
而压在最下面的本子,是我写小说的原稿。
小说从15年开始动笔,直到现在,也才写到原稿上面的内容。
而我也早早把书名给改成了“留不住的18岁”,在简书写成了连载。
而连载断了,但我会一定会把它写完的,毕竟准备了这么几年。读书期间断了无数次,简书也断了无数次,期间也经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就是这样才要把它写完。
而上面那句经典:“她只给了我一个背影,而我却想给她整个世界。”来自于那时喜欢的一个女孩,我给她写过小说,后来发生很多事故后,不了了之。
而现在,早就成为了过去式。所以后来的我们这个电影真的不敢去看,一看会想起很多很多人。
而小说当中的女主人公是来自于五六个女孩的缩影,她们我都喜欢过,也都努力过,也都成为了过去式。
让我最难忘的就是一个和我一起复读的,相互是隔壁班,我总爱说是景甜像她,而不是她像景甜。
所以我也喜欢上了景甜这个不温不火的,难以说清楚的女明星,因为景甜长得真的像她。
前不久景甜和张继科的恋情公布,微信QQ都发了动态:女神找到真爱了吗?其实另有所指。
实话,景甜还没她高。我也一直管她叫做女神,直到现在也没变。
真的,有些东西,难以说清楚。第二次高考她就坐我的隔壁,她想考厦门大学,我想考北京大学,而我们都只是想考却都不能考。
而生活不是电影,按照电影的节奏,应该会发生很多温暖人心的事,而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直到今天。
人生就是这样,都是事故,无数个事故才组成了今天的故事。
而复读的一年里,发生很多很多事,在发生那些事后,又回到以前格格不入,孤傲无比的态度。
而选择复读,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可是还是没办法,情绪控制不了,就成了这般。
其实这中间的东西我能够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怕是一件小事,一个人物,都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因为复读的同学,大多都是我们学校的,我也大多都认识。和其中一个还是睡过一张床,喝过酒,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后来闹矛盾了,打了一架,就此别过。
而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事你无法控制,但当事情来临的时候,你得做好准备。如果没做好准备,你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二次要高考的那段日子里,几度抑郁,几度回家。回家我妈还瞒着我爸,说是放假休息。
其实状态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了,因为那时候抑郁很严重。
又同样的和一个寝室的人不和,于是几经周折,费死大力,终于换了个宿舍。
因为我给班主任说,不搬我就回家,因为我家离封闭学校也近。
这期间和班主任一直都不和,好在后来,彼此变得好了。而等我恢复好状态,离高考只有100天了。
好在学习是没落下,但是要是考北大的话,简直天方夜谭,白日做梦。
而我又认识了班上的第一名,全校的第一名,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很多时候就是俞敏洪说的那句话:“做事要宁为牛后不为鸡头,做人要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一直本着这样的态度和敏感多思,我总是会认识很多厉害的人物。
直到现在我都还耿耿于怀,如果这个朋友复读了。他就是全校的第一名,我也就能够找人聊天,也就不会抑郁,也许我们的人生轨迹不会是这般模样。
而现实就是这样,你不得不接受,但我接受,不代表我不反抗。而中青院的同学,我经常去学校和他聊天,他也说过复读的事。
对于这些,我总是耿耿于怀,如果他没去贵大,中青院的朋友也没去中青院。特别是贵大的同学,我们的人生轨迹又会是一般模样。
而这些,我只能在小说中实现了。而且还要写得合情合理,不刻意安排,这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生活就是这样,但就是越是这样,就越要去反抗。
而下文是在北京,我漂了几个月后,在QQ露面,在管庄西里也是很困难的时候,全校第一的朋友突然微信就发过来。
而那个时候,复读班上的第一名就因为一句话要和我绝交,同样是复读班上的最好的朋友,在QQ发长文张口大骂,把我骂得难以形容。
而那个时候我已经习惯在如何处理这些一起出现的坏消息,所以没那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