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深知:“坚持”的重要性。这个词在我读初三的时候体会最深。出来工作后,回看自己初三时期,我仍然觉得热血沸腾,为什么呢?因为在初三我体会到奋斗的快乐,体验到付出后的收获。
我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在镇上读小学,初中。小学的成绩中等偏上,然后小升中,我们那个年代是需要分班的,当时我们一共13个班,初一是由5个尖子班,我很幸运给分到了尖子班,初二5个尖子班浓缩成2个尖子班,上天很眷顾我,我还是在尖子班,发生变故是在初三,2个尖子班变成一个尖子班的时候,我给刷下来了,到了中班。不过那时我没有觉得上天不公啥得,因为我初中两年并没有付出多少时间在学习上,反而我还要感谢上天并没有放弃我,让我在初三受到了挫折,当时感觉有点清醒了,最后彻底清醒是意识到如果我还不努力学习,我就没有书读了,我们家的条件不好,如果考不上好的学校是真的没有书读了,我姐姐也是当初考得不好,所以初三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有毅力,我告诉我自己一定要考上我们区里最好的高中,当时我们初中的升学率不高的,所以我必须要花双倍学习时间才可以有机会考上自己想要上的高中。我们家其实也很民主,当时我们都是自己给自己洗衣的,我为了省下时间用于学习,我就和我妹妹说:“我初三一年让她帮我洗衣服,等她读初三的时候我再帮她洗衣服”,不过这个一直都没有实现,因为我妹妹初三的时候,我已经读高三了,在离家一个小时的车程的高中读书,所以无法帮她洗衣服,让她有更加多的时间学习,不过我妹妹也很争气,也考上与我一所高中。我现在想想,我初三那年仿佛走火入魔了,一心只沉浸于学习中,每天真的做到了两点一线,家-学校,中午放学我不回家还是在学校继续学习,当时不像现在这样的,我们那时候很穷,所以中午我自己当时都是只花一块钱左右买个面包吃。下午下课后,有的时候回家洗个澡吃点饭就到学校继续到学校上晚自习,上完晚自习后直接回家泡一壶茶继续学习,当时的我似乎就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学习,读书。突然觉得那样子的生活好美好,因为是有目标,而且我愿意为目标而奋斗。最后我考上了我想去的高中,区里最好的高中。
十几年过去了,自从初中奋斗后,我好像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感觉了,好像这些年我还没有再如此执着做某一件事,坚持地做某一件事了。因为坚持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在这纸醉金迷的社会,要定下心来,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