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预测2023年考研人数将超过520万人,再创新高!
在不确定的时代为了追求一份确定感,无数人被卷入其中。
作为一名青春期家长,我的孩子几年后也将步入社会,每每看到这类新闻,我不禁愁上心头:
我亲爱的孩子,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会不停地陷入各种内卷中吗?
我不停地问自己:
成绩越好,学历越高越有竞争力吗?
成绩越好,学历越高越能生活幸福吗?
恐怕未必,身边屡见不鲜清北毕业高材生陷入生活、事业的困顿之中,难言幸福。
我的一个侄子就是一个学霸,京城985名校硕士毕业,外企工作七年后自觉前途迷茫,听从母亲意见准备考公上岸。
我对孩子的期望到底是什么呢?
比起高学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信走向社会,冷静面对一切的不确定和挑战,踏上自己掌舵的人生之路。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父母要从青少年开始就支持孩子做出真正的决定,建立自信。
一、真正的决定产生真正的自信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对自己的信心,信心来自于自主性、胜任力、控制感。当这件事是我渴望做的,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从头到尾我感觉是可控的,信心自然就有了。
信心如何产生?
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得来。
如何练习?
通过“真正的决定”来获得。
真正的决定是什么?
真正的决定意味着决定者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做出选择,在执行中克服各种困难,最后用结果对决定负责。
它不是随波逐流,它是追随我心。
它不是畏缩不前,它是百折不挠。
它不是无疾而终,它是承诺兑现。
真正的决定极有挑战,需要父母的全力支持,帮助青少年去完成。
二、真正的决定是完成信心构建的一次闭环
真正的决定由三个要素组成:首先是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其次是在执行中校正当初的决定,最后是拿出结果对决定负责。
1、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
父母认为自己人生经验丰富,常常以“为了孩子着想”的名义作出自认为正确的决定,并要求孩子按此执行。
他们认为孩子不需要作出决定,或者他们不相信孩子能够作出正确的决定,父母把持着决定权。
孩子不会做决定会带来什么?父母漠不关心。
520万考生中,又有多少人是随大流报名呢?
要不然,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弃考?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随大流做出重大决定?
因为有那么多人选择考研,我也没有更好的选项,那就跟着选呗!
令人奇怪的是,在面临大学毕业、成家、选择爱人等关键时刻,孩子难以作出判断和选择,父母反而又常常抱怨孩子不会做决定,事事依靠父母。
请问在TA的成长过程中,你们作为父母,给过TA自己作出重大选择与决定的机会吗?
值得高兴的是,因为看到了培养孩子早做决定的必要性,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学校和家长开始先行一步。
有一个创新学校在8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里面专门有这样一个板块,拿出一个学期安排孩子们做毕业项目设计,孩子们自己决定毕业项目内容,学校和家长给予支持,最后进行毕业项目展示和演讲。
孩子们也作出了自己的决定,有街舞、服装设计、戏剧表演、烹饪、小说、动画设计。。。。。。。
由孩子们自己作决定就是一个真正的决定吗?非也,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2、决定的执行绝不会一帆风顺,需要通过不断调整来校正当初的决定
从没有决定权到拥有决定权,这巨大的变化让孩子惊喜,也会让TA对形势判断过于乐观,给后面的执行埋下很多坑。
项目开始后不久,有的同学发现当初决定目标过于庞大,根本难以实现;
有的同学发现时间、人力、专业教师等资源难以支撑;
有的同学发现貌似自己很喜欢当初的决定,随着持续深入,感觉自己也没有那么热爱。。。。。。
怎么办?这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首届“一丹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指出:每一次困难和挑战是一次绝佳的成长机会。
出现问题后,才有机会让教育进入内心深处,老师和家长才可以帮助孩子们重新研判目标,重新评估各种资源投入,重新安排工作计划。
它会启发孩子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不仅有利于项目切实推进,更可以在真实世界中帮助孩子们看到目标制订与执行之间的天壤之别,并为日后作出新的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新调整决定与执行就意味着这是真正的决定了吗?其实,更重要的东西还在后面。
3、拿出结果,完成闭环,用实际行动对决定负责。
“所有的项目必须要公开展示,还要进行公开演讲。”这道死命令把孩子们的潜力给彻底激发出来了。
在展示前的最后一周,孩子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结果中去,也许这个结果还有些稚嫩,但它是孩子们对自我决定的庄严承诺。
临上场演讲时,很多孩子紧张得不能自已,紧紧抓住老师的胳膊,把胳膊都抓青了。终于,漫长的十五分钟过去后,家长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的惊艳表现已经完全超出了预期。
孩子则完全释然了,很多孩子喜极而泣。
正是这样的不惜一切、全力以赴的完整过程弥足珍贵,它完美地构成了一个真正决定的闭环。
孩子们的大脑也接受并习惯了这样的刺激,承接住了这种压力,迸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投入到创造过程中去。
从精神层面来看,孩子们更加享受这个由自己主导,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项目的独特感觉。在完成的刹那间,孩子们真正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自主感、胜任力和控制感,每一颗幼小生命的心灵开始变得逐渐强大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决定,一次真正构建自我信心的闭环。
三、四项举措帮助父母有效支持孩子作出真正决定。
1、抛掉孩子离不开自己的心理依赖
在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们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克服的不是外部因素,反而是自我感觉被孩子所需要的内心戏,认为孩子离不开父母,需要自己的帮助和决定。
2、与孩子并肩前行
孩子作出决定后,最需要父母的支持,支持需要恰当的姿态。
父母不要走在孩子的前面,他们的未来我们想象不到。
也不要走在孩子的后面,孩子不喜欢被监督,如同成年人不喜欢被监督是一模一样的。
父母最好与孩子并肩前行,有共同的视角才会有共同的感受。
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将是孩子遭遇暴风骤雨后的安全港。
父母笃定的态度将是孩子稳定心绪的压舱石。
父母的支撑将是孩子迎难而上的助推剂。
在执行阶段,孩子最需要父母与TA并肩前行。
3、见证孩子的巅峰时刻
在结果最终揭晓的关键时刻,请与你的孩子一同度过。当付出无数努力的结果被大家看见时,孩子内心里最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看到这一切,TA希望与父母分享这一巅峰时刻。
在父母的注视下,从这一时刻起,孩子的内心将彻底发生变化,TA满怀信心,充满了力量,开始踏上独立自由之路。
4、重复多遍真正的决定
有了这样的良好开端,父母不妨更大胆一些,把更多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们:暑期的旅行安排,兴趣班的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未来生活的选择。。。。。。相信这些决定结果一定会让父母们大吃一惊的。
在一次又一次信心建立的闭环过程中,伴随经验教训的积累,压力承受能力的扩大,即便面对各种不确定和突然变化,孩子们也习惯了坦然以对,脚下的路自然会走得越来越踏实。
写在最后。
我还有另外一个侄子,他虽然高中尚未毕业,但我们却对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掌舵的人生方向,这一切都源于他经历的几次决定。
第一次,他决定从公立学校的一名学霸转向国际学校,重新成为一名普通学生。
第二次,面对高手林立的同学,他决定重新挖掘探索自己的特长,并在花式足球和视频制作方面获得突破,重建自信。
第三次,他决定链接更大的世界,利用暑假的时间做了一名营地导师,全面锤炼自己。
第四次,他决定再做营地导师,从去年的新手晋升到带领团队前进的组织者,收获更多的综合素养,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即将扬帆远行。
看着他一脸稚气却自信阳光的笑容,我知道我也找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