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比天高比海深,而且都认为自己爱孩子方式是最正确的,然而,现在有些孩子对父母“宽广的爱”非但没有理解、感激,甚至感到不领情、不耐烦、不买帐。
学会爱孩子,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爱,绝非易事。 世上的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有那么复杂吗?爱孩子,需要讲科学吗?这在父母看来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多数父母往往自认为只管全身心去投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都是对孩子的爱。其实不然,父母与孩子沟通起来有时很困难。原因是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顾及孩子的真实感受,不能平等对话。这样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心灵。孩子能不产生逆反甚至绝望的心理吗?他们采取了一些极端的作法,以至于使孩子走上一条不归之路。让父母们倍感伤心,后悔。今天,这类事情仍屡屡发生,使那些曾深信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们也开始感到彷徨和不知所措。
我们做父母不得不思考,怎样爱孩子才是真爱呢?才不出偏差呢?真爱就是真正对孩子一生有益的爱,是以孩子为本的爱,而不是功利的爱,不是让孩子拿高分和名次来交换的爱,不是溺爱与专制的爱更不是变相的暴力的爱。真爱,就是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去看待,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导其发展,应既是父母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以父母个人意愿为中心,要求一切听父母指挥。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理性的、科学的。
父母爱孩子没错,把孩子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能融入社会能为社会服务的人就好。在升学,选择工作等人生路程的大事上,要与孩子共商,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权衡利弊,提出参考意见,最后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决定。
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从小教给他学习圣贤的智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做事的能力,教给孩子懂是非,教他为人处事,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就是大爱。当然,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爱的方法是用心去感受孩子、爱的语言是正直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而现实中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这就背离爱的真谛。
当孩子时时能体会父母的关怀,自然就能懂得父母爱的真谛,同时,父母也能体会到孩子的感恩孝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爱的传递是很幸福的。 遗憾的是,许多父母爱孩子的观念只局限在衣食、安全方面。父母按自己的意愿设计、有条件的用爱与孩子做交换。甚至多数父母往往大包大揽,事无巨细的百般照顾孩子,被孩子呼来唤去,心甘情愿,我认为父母这种爱就是输错程序的爱。是不懂爱和不会爱的表现,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如果父母对孩子失去正常的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的影响。爱子女,急功近利,认为只要孩子能考大学就万事大吉,根本不去管孩子的其他需求,以为这是爱孩子的唯一方法,父母万万没有意识到辛辛苦苦替孩子做事,反而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不给孩子自主做事的机会,孩子怎么会自信,怎么会知道他本身拥有自主权。恰恰应验“爱之足以害之”。最近媒体报道“爸妈的爱,快要把我烤糊了。”“他们的爱,我实在受不了了。”可见父母的爱给孩子带来如此的压力,显然是不正确的。孩子并不觉得幸福,往往被“爱”的喘不过气来、会郁闷、出现逆反心理。就如同孩子爱吃馒头,父母偏偏自认为饼比馒头更有咸淡味,甚至精心为孩子选择蛋糕。后者是父母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选择。当然孩子不买账,不领情。
爱是一门艺术,首先是一门科学。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给予。父母无奈的在呐喊“孩子你知道父母是爱你的吗?这种“爱”能不令人堪忧?亲子之间的这种积淀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父母的溺爱和束缚,爱到疯狂爱到畸形几时罢休!
我们经常能听到父母抱怨自己有多么辛苦,孩子有多么不懂事,不如愿。孩子上了这么多的补习班,考试成绩还这么不理想。父母眼里的孩子一点儿优点都没有,不是讽刺就是批评。偶尔,孩子满足了父母一个小小的心愿时,则无原则的褒奖,这分明是功利之爱,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要用成绩和父母交换爱,这是爱的误区。用爱控制孩子,这是扭曲的爱,是对爱的亵渎。这不是真爱,真爱是无条件的,只有真爱才会让孩子刻骨铭心,一生受益。而功利的爱会引发隐患和危机。
媒体报道一些少年伤害父母案,这些案件让人思索的是:为什么父母给孩子那么多爱,孩子却不孝敬父母,甚至还做出了败坏人伦的事情?经过分析发现,多数案件都是由于父母给了孩子窒息的爱。因此才有孩子发出感慨:“我爸爸妈妈爱我爱的我都想去死!”所以建议父母们给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和爱,而不是用您无边的爱让孩子窒息。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无私最博大的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天下父母施以孩子理智的科学的真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