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始终在说四君子汤用于内伤病的治疗,始终在强调,从外感走向内伤,四君子汤用于内伤病的治疗,李东垣用四君子汤为底方,成就他的学说,王好古用四君子汤为底方,成就他的常说,构建起了他们的内伤体系,那四君子汤能不能用于外感病的治疗,对外感病有不有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一则方剂:瓜蒌根,人参,细辛,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各一两半。右件同杵,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
现在如果有一个医生开出这么一张方子来,我们不知道这是谁开的,到底能治什么病?至少我们想不到这张方子会治发热。仔细分析一下,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这是四君子汤,在这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了瓜蒌根,细辛,桔梗,而这张方剂,就是治疗发热的处方。
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治小儿诸疾里有一方剂叫惺惺散: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一类的内容,我们一看,就觉得他说得不对,这样就觉得这本书没有意义,然后,就不读了,我们就去选择自己认为这本书里有说得对的内容。如果我们总读自己读得懂的书,等于没读书!虽然这句话有点偏,你慢慢的品味这句话,一定有他的道理。
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我们只读我们认同的内容,而把不认同的内容舍弃了,那么我们还会进步吗?当我们碰到不认同的内容,觉得他说的是错的,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他为什么错,为什么我认为他是错的呢?他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时是官修的,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中成药的药典这么一本书,也就是说,当时这本书的所有的方子都是当时政府亲定下来固定下来的方子,并且这些方子可以做成成药,在市面上流通。比如说惺惺散(瓜蒌根、人参、细辛、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各一两半),这个方剂就可以做成散剂,做为我们现在的所谓中成药去流通,而治小儿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寒流清涕。尽然是四君子汤加天花粉,细辛和桔梗。这种我们现在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临床上我们想,如果这个小孩身体虚,并且是比较虚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他感冒期间用四君子汤呢?有的。在伤寒论里面,在发热的病变入了三阴的时候,我们该用附子、干姜,该用四逆的时候,我们都得用,附子、干姜、四逆是治阴证的,可不是治发热的。当发热如果出现了阴证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用的。同样的道理,发热如果气虚明显的病人,我们该用还得用。只不过,这一类的病人往往不会出现在我们门诊的病人群里面,于是经常被我们忽略。这一类的病人一般出现在危重病人的身上。
在儿童医院,老年病科,儿童和老年病人,发烧怎么治也不行,持续发烧,烧得已经不行了,这个人快不存在了,西医用了所有的抗生素都不行的时候,那么就只剩下两端了,一端就是以附子、干姜为代表的一组方剂,另一端就是以人参、白术为代表的方剂,两组方剂合起来就是人参、附子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