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解脱?且读一首诗!

家在这片山谷附近,总是会去看看!

绘卷

作者:程烈

那虚构,如永恒一般

月色倾泻而下

在眼中凝结出光辉

照耀一座座静止的太虚。

奇花宁神的山谷,饱含了

穹苍的泪和高贵的蓝

以及为王者开启的天眼。

一切法界

在长河中徐徐流逝

所有的变化

只为一个:解脱

程烈  2018年


程烈:1970年生于成都,新古典主义朦胧派诗人,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唤醒人们去重新定义爱、美、自由与幸福。


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却没有几人能够坦然面对;爱也好,恨也罢,世间万物仍自有轨迹,所以,放下便是解脱。


终日不得解脱的人,大都活在恐惧中,怕生老病死,怕爱恨离别,心中总有那些无尽的欲望,那些无谓的执著,那些顽固的偏执,狠命去求,使劲去抓,然而注定“越是求越不得”的结果。

已经解脱的人,都是“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很多人会觉得这种道理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如果一个人能深度与自己对话,就能探究自己的问题。


一个女人或者说一个家庭,决定生育后代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有“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没有孩子的婚姻是不稳固“的功利派,也有一脸懵逼“到了年龄就要结婚吧,结婚以后就要生孩子吧”这种盲目派,还有传宗接代、子凭母贵等等超级现实的理由。


这样一看,生命的到来,不过是实现自我利益的工具,或者是表面上满足社会或者他人,实则仍然是为自己被认同的工具。有几个人能说清楚选择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世界和平?为人类做贡献?


再说说爱,爱一个人爱到怕失去,究其本质,是怕失去这个人以后,再得不到他或她存在时,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也可能是被需要感、成就感等等,说到底,你不爱这个人,你爱的是自己的感觉。

很多人在亲人离开后,陷入长时间痛苦和无尽的悲伤,背后的根本原因要么是自责“他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满足他的欲望”?要么是自哀“他怎么就这么走了,我该怎么办”?

真正爱一个人,是不会怕失去的,因为每个人都只属于自己,我们从来就没有拥有过他人,谈何失去?


既然我们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打着爱的旗号,去改变、去要求、去胁迫自己或者那个你所谓的爱的人,可能是你的丈夫、你的妻子,也可能是你的孩子,你不会怨他不按你的想法改变,他也不必因迎合你却违背自己意愿而怨你。

解脱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智慧的开悟,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就像每朵花都有权利选择是否绽放,如果每个人,都懂得你、我、他只能是、也必须是首先对自己负完全责任的人,都懂得站在人类的角度去理解个体遭遇到的幸运或不幸,我们就会获得灵魂上的解脱。

不过就人的本性来说,欲望源源不断,此起彼伏,解脱的确需要开悟、需要修炼。


诗中那一座座静止的太虚和奇花宁神的山谷,就是灵魂所在吧,每一天每个人,都和这个星球这个时代一起,变化着,而所有人类的改变或者进步,目的都是为着美好的解脱。

微信:dysiq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