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舜,名重华,传说眼睛有双瞳。自黄帝至帝舜,中间隔了七代,除了颛顼,其余都是平民。
舜继帝位前以孝闻达。
舜的父亲叫瞽叟,是个盲人。生母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生了个弟弟叫象。众人这样评价这家人:“父亲顽固,母亲愚昧,弟弟傲慢,而舜仍然恪守孝悌之道,与他们和睦相处,以善感化他们,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这个评价只对了一半,说他们没有走向邪恶是假的。三个人常有杀舜之心。舜上屋顶,他爹就在下面放火想烧死他;舜下到井里,他爹和他弟就往井里填土想活埋了他。
《弟子规》云: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以舜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父亲的意图,但面对这样的亲人,舜依然能够做到孝顺父母,疼爱弟弟,这是真正的贤德。真正胸有丘壑之人,是看透了你的本质,依然选择原谅。这倒不是因为你值得被原谅,而是他不会因为你的污点而玷污自己的品德。所以,当象以为舜死了,霸占了他的妻子和琴,而他又活着出现在象面前,象假惺惺的说:“我正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也只是一笑了之,“啊,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舜以自身修养闻达于尧,尧有意培养舜做他的接班人,于是开始试炼舜。
尧把两个女儿嫁与舜为妻,从女儿们的身上验证舜的德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若舜品德高尚,他定然会嘱咐自己的妻子也要知书达理;如若舜道德败坏,其妻子要么是怨妇要么和丈夫沆瀣一气。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平庸的女人嫁给一个优秀的男人,女人也会变得光彩照人;一个优秀的女人嫁给一个平庸的男人,女人最终也会沦为平庸。这不是说女人的好坏必须依附于男人,而是女人天生感性,这份感性在其配偶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尧在两个女儿身上看到了令他欣慰的答案,于是开始给他安排一项接一项的任务,每一项,舜都能出色的完成。如此三年,尧认为可以让位于舜了。
舜继位后流放品行不端之臣,举用十六族后人,驱四凶,分派贤能之士掌管各个部门,从此,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舜活了100岁,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舜的儿子也是个不像样的,于是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按照常理,舜是大贤大德之人,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这样的组合养育出来的孩子竟然“不肖”?(我突然想到了,他们是近亲,所谓的“不肖”也许不是品德有差,而是智商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