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别人的提醒,第一个班在上这堂课实验开始以前我就强调了用相同的力度,即选择一个固定的物体高度作为标准去敲击琴片,小组内轮流来敲,四人一组。其他人听。听的同时思考琴的结构对声音有什么影响,或者声音的产生是又于琴的什么结构导致的,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部分学生不会按照要求来,看样子还需要多培养学生。
(第二个班在实验开头的时候我就没有去提示注意高度,惊喜的是回答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出每次力度不一样,敲出的声音不一样。)
第一个实验,学生能答出铝片长,声音高,铝片短,声音低。有同学会发现,力度不同,敲击的声音也就不同,从而在第二个尺子的时间,我就顺势提出用相同的高度。
吹口琴,让学生观察弹簧片的长度。两个实验发现弹簧片长,声音高。
第二个探究钢尺,没有钢尺用的塑料尺。模拟弹簧片的长度研究振动,前面的学习,知道了声音产生与物体振动有关,也知道声音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因此提问,弹簧片的高低音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预测。实验,规定一个相同高度去做实验。但是实验效果不明显,很多学生没有按要求的去做,然后做的过程中没有仔细观察现象,现象也很难观察,学生只能凭声音判断,但有的学生得出的结论是长度越长,声音越高。因为短的塑料尺,拨动有困难,导致的声音音量不高,让学生误以为就是声音低。第二个班又尝试去提前讲解清楚实验要求,又显得本堂课时间有点紧,最后只有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总得来说,本堂课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时间有点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