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就要到了,要不要利用这个小长假带着孩子一同回乡祭祖呢?
主张“孩子不去”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很难理解生死这样的大命题,带他去见先人,只能令他胆寒,增加他的心理负担;主张“孩子要去”的家长认为,不带孩子祭扫会被家里的长辈责怪,会令孩子成为“不知有祖,不知有根”的浮萍之人,没有办法培育孩子的家族荣誉观……
子曰教育告诉你,家长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清明祭祖这件事儿,不仅影响了孩子的生死观、人生价值观与金钱观,还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观。
只有当孩子意识到人生也有涯,死亡是每个人的归途,才会敏锐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甘美,才会认真地思考我来这世上一遭,应当留下什么样的印痕;思考应当怎样尽我所能,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从幼稚迷糊的状态到达清醒成熟的状态,只有通过劈面感受生死这一沉重的命题,方才可能实现。
然而,很遗憾,过清明节的时候,很多家长的言行恰恰不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生死观与幸福观……
注意
你的错误言行
正在影响着孩子!
错误
1
“瞧你爷爷为省钱把归宿地选在这么老远的地儿,弄得我们见他一面都不容易。他老人家捐资助学倒大方,对自己这么抠门儿。”
清明节,这话在不少家庭里都可以听到,无非是埋怨家里的老人对别人慷慨,生前捐资助学、捐助灾区,帮困帮穷,自己过得极为简朴,也舍不得为儿孙花钱。 “你瞧瞧你爷爷这一辈子啥都没享受到,多亏!”
亲,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及时行乐、物质享受至上的孩子,你就这么说吧。你的言行,无非是告诉孩子,人要多多为自己着想,为儿孙着想,否则帮了那么多人,也不见几个受助者把你的恩情挂在嘴上,也不见他们上门拜年和各种回馈,不是太吃亏了?那好吧,以后孩子变得自私、享乐主义、对他人一毛不拔,你就只能怪自己曾经这样信口开河。
我们怎么做:
首先,趁着清明,让孩子了解长辈是怎样的一个人,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
立于远郊的习习清风之下,追忆老爷子一生捐助别人的善举,不妨顺理成章地告诉孩子:“老爷子肯定也从这种助人行为中找到了莫大的安慰与快乐,才会一有余力就这样做。”这是让助人为乐的家风代代传递的根本;
其次,趁此机会让孩子了解长辈对儿孙的期待也很重要。“你爷爷去世时你还很小,他就说,看你搭积木的灵巧劲儿,将来一定是个有作为的工程师!”“爷爷早就预见到,你从小就能闻乐起舞,将来一定会是感情超级细腻的人,也许会在艺术领域有好的发展!”
别小看这些故去长辈的期待,它会像不灭的灯盏一样,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领会到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方能不负期待。
错误
2
“宝贝你瞧,若是人有钱,人不在了都住得富丽堂皇,没钱就只能草草掩埋上面种一棵树,再没钱就只能把骨灰往江里一撒!”
在某些家长眼里,人生前死后都免不了有阶层的区分。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将来挣大钱”,特意带孩子去参观那些“风水宝地一般的豪华墓园”,说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墓葬都“特别寒酸”,还说“江葬虽然省事,要被别人骂不孝”。
亲,这样的言论很明显来自一颗花岗岩脑袋好吗!豪华墓葬占去的好地,有的是耕地,有的是山林,有的本可以建房子、培植果园,而正是生态葬的推广,才让墓园用地得到约束,才让死去的生命成为养分,滋养苍松翠柏、桃花杜鹃。正是依靠生态葬与江葬,人最终才得以回归大地与江河湖海,进入又一轮生态循环。生命,才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永恒。
我们怎么做:
清明也是感知人生意义之所在的环节,因为只有在此时,孩子才会意识到,人生是有限度的,将来能留在大地上的痕迹是什么。
趁着风和日丽,带着孩子在墓园中走一走吧,墓园中有为解救他人殉职的人,有为医学解剖捐出遗体的人们,他们葬入了“功德园”;有为了“不跟活人争地”,要求不留碑、不留灰的人,他们只留下一片花圃,一片树林,供家属前来凭吊;有生前叱咤风云的富豪、艺术家,死后只留下小小的土坟,他们的后人,践行了逝者“与普通人做邻居”的遗愿……
我们这一生,要从大地上索取什么,又要回馈什么?这种对生死的感悟,在国外,都是以“墓园教育”来完成的。
老师们上生死课的时候,会带领小学生来到与教堂毗邻的墓园,教他们阅读墓碑上诙谐的文字,缅怀也许是素不相识的人留下的生命痕迹。而这种在人生终点回望我们怎样才能不后悔、不留遗憾的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孩子对成功,对幸福、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我们当家长的,无须硬性灌输些什么,只需多买一把花,让孩子在深有感触的墓前,放上一小朵即可。那朵花的指引与点拨,将在孩子未来二三十年的成长中逐渐体现出来。
错误
3
“清明别回老家了,补习班调课多麻烦,已经找好了代我们祭拜祖先的人,待会儿他们会发视频给我们看,打个微信红包给他们即可!”
家里的老人强调叶落归根,这样一部分家长觉得带着孩子回乡祭扫免不了舟车劳顿,现在什么事儿都可以在网上办了,为啥不找个人来代行义务呢?有需求就有商机,现在还真有靠代人行孝祭拜发一笔清明财的人。有的家长一盘算:费用比举家回乡省多了,合算!成交!
在这类家长心里,祭扫只是一种形式,不去走这个形式,怕有人说闲话。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清明祭扫也是孩子回到故乡,找到自己的根的一个契机。
我们怎么做:
能在庄严的祭扫事宜上,都借他人之手,敷衍了事的人,很难说对自己的长辈与亲人有什么真挚的感情。这种人一般都有利己主义的灵魂,遇事斤斤计较“投入产出比”,只要遇到需要付出的事儿,一定躲得远远的。您期望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吗?他将来多少年不回家,只因“机票太贵”,多少年不尽赡养义务,只因“我的生活压力大,没时间”,他会在父母年迈体衰时,把他们往老年公寓一送,逢年过节都不去探望……这样的奇葩孩子,其实不奇葩,他的利己主义思想,也许发芽于当年“找人扫墓多合算”这样一个敷衍淡漠的想法。
带着孩子清明返乡的意义何在?现在不少生长在城里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家族、乡土意识,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的祖先还有过哪些追求。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浮萍一代”。浮萍没有根系,随波逐流;没有定力与追求,只能在丰裕的物质面前获得一时满足,而过了这一时,空虚依旧如影随形。
在网络更发达的日本与韩国,清明节前后已经有很多团体发动“亲自祭拜承诺”,年轻人纷纷在条幅上签名,承诺“不当浮萍,要趁此机会寻找自己的根系”,要“恢复家族的凝聚力与荣誉感,有力量造福故乡一定要出力”!发起这一运动的团体声称:“最终年轻一代会意识到,他们返乡祭扫的收获,比一次常规的出国旅行要大!”这一变化,是否对我们有所启发呢?
错误
4
“每次清明你爸都要巴巴地跑回老家,就好像家乡少了他玩不转一样!你看各种捐助动员他一回也跑不掉!”
有的妈妈当着孩子的面,与丈夫为此争执不休,认为所谓造福乡梓就是老家人找借口募捐的策略,“每次清明祭祖后,鞭炮一放,团圆饭一吃,你那傻老爸就热血沸腾起来,修路筑桥建养老院,他都要出钱出力……咱家的房贷还没有还完呢!再说了,这些公益事业不应该由留在老家的人出钱吗?咱家起劲个什么呀!”
听着很耳熟?爸爸是农村考上大学的凤凰男,妈妈是城里生长的孔雀女,这种矛盾就会摊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无所适从:将来,我回家祭拜太爷爷、太姑婆、太叔公,要不要为他们逗留了一辈子的这片土地出点力呢?我究竟是属于生长的那座城市,还是属于这片僻远的土地,这片有点清苦的桃花源?
我们怎么做: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讲亲情、讲故土情、老乡情、家园情的乡梓社会,这个社会讲究的是“无论走多远,你的根还在这里”,“无论你有多大的发展,你与老家依旧有藕断丝连的关系”。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清明祭祖也是家族聚会的时日,一些乡村更形成了借此机会议事、调解纠纷、商议为公益事业出钱出力的习俗。城里来的妈妈先不要带着抵触的情绪,给这样一种习惯贴上“落后”的标签。它到今天为止都是乡村社会行之有效的润滑剂,一来平息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怨念与矛盾,二来也让远走他乡谋生的人,对家乡产生持久的黏性与情感。
而这种情感,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落伍——挣得财富,回馈社会与家乡,这即使是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也是让心灵免于迷失方向的好办法。我们的孩子将会如此,孩子的孩子也会这样。
当年,美国的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还是一个无钱买书的贫寒少年时,曾经得到安德森图书馆的帮助,得以博览群书,他后来创业成功,就发誓要把财富“用在社会福利上面,尤其是要造福我的家乡”。他并不觉得这是对老家人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认为:
“
故乡能给我回报的机会,让我的心不至于在财富的漩涡中迷失,这是我的福祉。
这样的胸怀,我们身为家长,能否给孩子言传身教呢?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只是住大房子买奢侈品吗?如果能拿出一部分劳动所得,让家乡建设得更好,我们的心灵深处,是否会得到更深层次的满足与安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家长,趁着清明回乡的机会,为孩子寻找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对象,让孩子用压岁钱或勤工俭学挣到的钱,资助家乡贫困学童上学,为他们买文具及图书;也资助老家的孤寡老人,买一些牛奶麦片等营养品,为老人送去温暖。这都是有识见的家长,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下的“善意回馈”的种子。
研究说话
专家已经有研究证实,在12岁之前养成帮扶他人习惯的孩子,在32岁时,做同样的工作,有同样安稳的婚姻,其幸福度,要比没有这种习惯的孩子高四成以上。这就是“造福他人,惠及自身”最有说服力的统计学数值。
错误
5
“外公生前在几个孙儿中最看好你,你要是没考上牛校初中部我明年就不带你来了,免得让外公失望。”
孩子面临升学的家庭,这样的祭扫加压也很常见!妈妈这样耳提面命时,全然不觉有什么不妥,反而振振有词地辩解说:“难道外公不觉得孩子考得上牛校,光宗耀祖,全家人都面上有光吗?”
而对孩子来说,这句话的潜台词无非是:所有人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分数是挣得爱、赞赏与关注的唯一凭条。考得不好,连已经不在人间的长辈也会不开心、不满意!
我们怎么做:
家长不妨回过头想想,如果时间倒退30多年,你的父母这样发起“冲刺要挟令”,你会高兴吗?
清明节,本是追忆家庭亲情,追忆长辈的劳作奉献,追忆“子尚幼,父尚壮”幸福时光的一个独特人生片段,它发人深省,引人反思,让人格外珍视亲情之醇厚,相聚之不易。它既告知父母,又告诉孩子,父母子女也是一场因缘,而这场因缘聚会唯一触动人心、让人此生难忘的,是无条件的爱。
“你不管是颜值爆表还是样貌平凡,不管是名校牛娃还是普通学校的一个普通孩子,我都无条件地爱你,支持你!相信已经去了天堂的外公也是这样!”明年,不管孩子是不是上了理想学校,进了竞赛牛班,你一定还是会带他来跟外公说说话的,对不对?因为,你们一定有了很多新变化,攒下很多私房话,要告慰已经去了天上的外公……
错误
6
“祭扫的排场要大,不放炮不烧个别墅汽车还不如不来!”
有的家长认为别人家只带着一束花,静悄悄来缅怀先人,甚至只带着一杯酒,一本书,一封信,在墓前席地而坐开始读书、读信,是不懂规矩——不烧纸、不放炮,不热闹,哪像个正经祭扫的样子呢?
在这些家长眼里,清明上山缅怀,也是现实中满足虚荣心的一个环节,有人烧名牌服饰的纸样,就有人烧iPhone7的纸样,有人烧宝马汽车的纸样,就有人要烧独栋别墅的纸样,一时间烧得墓园浓烟滚滚,制造了无数PM2.5。反正,看上去就是要给先人们与现代生活接轨的物质保障,绝对不能亏待了他们。
孩子看到这场景是个什么感想呢?孩子一定会想:原来人去了另一个世界,也摆脱不了这些嘈杂闹哄,这些俗事俗情啊。
我们怎么做:
我们能否趁此机会,让孩子领会一下生者对逝者最感人肺腑的怀念是什么样的?准备一封家书,念给对方听,说一说全家这一年的喜人变化;写一首短诗,说一说亲人走了的这许多年,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逝者生前最爱的作家又出版了新作,“我带了新书来,念一段给您听听”;带来家人自酿的米酒,与逝者对酌一杯;把逝者生前最想去而没有去成的美景,拍成视频,放给对方看……一切都那么自然,风吹山岗,野花摇曳,好像对方只是出了一次长差,他的音容笑貌,依旧顽强地浮现在众人眼前。
这应该是一场超越了生死的爱的表达,一场只有你们会意的私房对话。可以与孩子讨论:要不要把新做的手工带去给祖奶奶看,要不要把新写的书法、新买的风筝带去给太爷爷看,这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私密的体验,关乎孩子的心灵成长。善待它,谋划它,可以令整个家族的血脉绵延,为孩子带来难忘的回忆。
子曰教育最后提醒
温暖阅读,让孩子尝试去理解生与死
虽说有生就有死,清明节所承担的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对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如何消解死亡对心灵带来的压力,也是爸妈事先要做的功课。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温暖的阅读,可以巧妙解释生命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爱与思念在亲人间的循环,从而抵消孩子对死亡的恐惧。余华的《活着》,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一系列作品如《狼王梦》《斑羚飞渡》与《最后一头战象》,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甚至是哈利波特与死去的邓布利多校长见面,谈论生与死、惦念与护佑、爱与勇气的片段,都足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字里行间的深深震撼。
这些故事,循序渐进地告诉了孩子世上物质不灭、爱永恒的道理,离去的人,只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开始。就像雨回到了云里,生成新的雨;波浪退回到大海里,成为新的波浪。这样,伤感与悲痛,也会逐渐被豁然开朗所取代。
我们可以将小说中富有哲理的文字读给孩子听,如果孩子不追问,不用讲解,终有一天,随着阅历的增加,孩子自会明白这些隽永的故事背后的深意,明白清明节很多风俗的意义。生命教育,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