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大星期放假的前一天(这里为了方便住宿生回家,两个星期合为一个大星期,上课九天半,放假四天半),那天下课,我看到四年级的孩子们围在一处,好奇凑近看了一眼,是一只小小的田园犬。问了来源,是他们班臧老师在校门口的草丛里捡到的,一只被遗弃的小狗。看着那只小东西,好奇归好奇,总不能夺人所爱吧,于是就走开了。
晚上,当和我一块儿的杨老师告诉我,放假想和我一块儿收养那只小东西时,我知道我们的缘分不简单了。(我和杨老师都是志愿者,我们的家距离这里得有十多个到二十个小时的火车,具体看实际情况,所以放假我俩一般相依为命,留守校园),对了,那只田园犬就叫小东西,还是杨老师给起的名字。
第二天中午,四年级的孩子们不舍的将小狗递给我们,嘱咐了我们它吃的东西,无非就是米粥菜汤什么的。听完后倒也觉得这个小东西挺好养活的。
下午我跟杨老师给它在屋子里弄了窝出来,这里温差大,觉得这么小的东西还是在屋子里比较好,也就顺理成章的让它住下来了,其实这一天它表现的挺好的,吃了睡,睡了吃,我们便没感觉到什么不妥。当隔天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听着不断地哼哼声,吵的不行,以为它是在屋子里待不住了。杨老师蒙蒙的起床去看它,结果她的一声“怎么吐了”把我彻底弄醒了。顾不得换衣服,跳下床赶忙去查看小家伙,它楞楞的趴着,周围都是它的呕吐物,用手指摸了一下它的脑袋,看到它只是动了下眼睛,瞬间觉得不好,这种感觉不好。
之后杨老师给它弄了点吃的,看它依旧如此。我们想着先带它出去吧,我们支教的学校很偏,想要见到人家和卖东西的地方得走个几千米才行。好不容易到了却不知道去哪里的好,跑到经常买东西的店里,询问下附近有没有兽医,好在没有失望,那个姨告诉我们顺着这条街直走三百米左右就到了。道了谢我俩就急忙赶过去了。那个年长的兽医接过小狗仔细查看着,杨老师忙把它的情况和状态说给他,由于这人讲不明白普通话,杨老师和我听不懂此地话,反正折腾了好久才差不多互相理解。给它开了药打了针,说是先回家看看情况,我俩这才带着小家伙离开。之后回去的路上又给它买了羊奶粉。
回去后的情况一直是好一点吃一点吐一点。。。。。如此持续,我们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只剩下期望,期望它下一刻活蹦乱跳,可情况并没有好转只有越来越糟,又过了一天它的嘴角开始出血,这。。。这好吓人的,毕竟我跟杨老师之前没有养过狗狗,这第一次养就。。。。没办法赶快找医生,但得到的回答是没什么希望的时候,我们都沉默了。
带着它回去,想着它还那么小,莫名的痛心,可又没有别的办法,就那么手足无措的看着它。最近几天的阳光不错,它的微微动作也感觉到它是喜欢阳光的,于是我们便陪着它坐在阳光下,晒着晒着。。。。直到它生命的终结。
后来每次走到那棵杨树旁边,都忍不住驻足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