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袒牵羊
郑灵公被杀之后,郑国的大臣都倾向于让灵公的弟弟去疾接班。去疾是个洞察世事的明白人,他知道现在郑国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接谁倒霉。于是他坚决辞让,把王位让给了灵公庶出的弟弟子坚。
子坚即位就是后来的郑襄公。郑襄公怎么也不会想到郑国的王位会传到自己这个庶出的公子身上,免不了窃喜,殊不知大难临头。
郑襄公七年,郑国和晋国在鄢陵会盟。转年,楚庄王就带兵围困了郑国的都城。历史上记载这次围城长达三个月,导致城内百姓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郑襄公苦等晋国救兵而不至,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开城投降。为了表示诚意,郑襄公肉袒牵羊迎接楚庄王的大军入城。
见到楚庄王之后,郑襄公说了一段表示臣服的话,主要的意思是自己没有做好甘愿领罪,要杀要留悉听尊便,并且连用了三个惟命是听。
楚庄王一听就下令退兵三十里扎营。楚国群臣都认为郑国这块到嘴的肥肉吃不到了,很惋惜,很不理解。而楚庄王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召会群臣说:“打仗征伐的目的在于讨伐那些不服从的国家,现在郑国已经臣服,夫复何求?”
郑襄公倒是对楚庄王没有让郑国绝祀感恩戴德,一心一意投靠了楚国。他来到楚营,感谢楚庄王不仅没有赶尽杀绝还退兵三十里,不逼郑国签订城下之盟。正在这时,晋国的援军已经赶到黄河边上了,郑襄公帮着楚庄王大败晋军。
郑襄公在位十八年,他治下的郑国险些被楚灭国。郑国再也不是那个呼风唤雨的春秋首霸,而是沦为了在晋、楚夹缝中艰难求生存的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