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收到一位家长朋友转发的信息:
有人会问我:
“你总是在学习,通过学习,最终得到了什么?”
我回答:“什么都没有得到。”
再问:“那您还学习做什么呢?”
我微笑,
回答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了很多!”
“失去愤怒、纠结、狭隘、挑剔和指责,悲观和沮丧!”
“失去了肤浅,短视,失去了一切无知、干扰和障碍。”
学习的真谛不是为了加法,而是减法,提升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而是放下!
看到之后心里不由得多想了一点。
读书时为了减少心里的那些罪恶感,这个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来了,自己的那些罪恶感从何而来?佛陀说过,世间人皆具佛性;三字经也讲:人之初,性本善。可为什么人一张大就会变坏呢?而且非得变坏吗?如果人不会往坏处发展,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用看书了呢?
观点一
人的情绪与生俱来,好与坏是相生相伴的,就像太极图一样,阴阳平衡了,这个人就和谐自然了。
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多与少的区别而已,成长的过程也是把自己负面的悲观的情绪给控制到最低限度,我们就会很幸福。孔子写的论语的核心问题就是乐,他就能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都快饿死的时候,依然每天唱歌,在颜回死的当天孔子哭了,难过了一天,但是第二天就又开始唱歌了。王阳明在龙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啊。
观点二
愤怒、纠结、狭隘、挑剔和指责,悲观和沮丧、肤浅,短视,无知、干扰和障碍,等等仅仅是一些词语而已,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勤加练习就能够摆脱,不需要读太多的书。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读书之后可能真的感觉自己收获甚少,其实不然,一言一行,一字一句我们都会吸收,都会在某些时刻,某些场域被我们鬼斧神差ban的回忆起来,读书是必须的。掌握方法论更是必须的,这是元认知。所以,读书吧。
观点三
我们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根本原因是我们会思考,有判别能力,能控制自己的兽性,懂得创新创造。所以,人之根本为人,在于思考,俗人与圣人之间得去呗也是思考的多与少而已。读书除了增长见识之外,还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打坐7天7夜,顿悟成佛,王阳明龙场棺材内一夜顿悟,一代宗师,孔子、老子、柏拉图、苏格拉底、稻盛和夫、巴菲特这些大神级人物,无一不是勤思的典范。
稻盛和夫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京瓷公司,当时公司还很差劲,稻盛和夫每天跟瓷器睡觉,琢磨怎样能改进现有的工艺技术,最后,偶然的机会打翻松香桶,让其找到灵感。
综上所述,减少 愤怒、纠结、狭隘、挑剔和指责,悲观和沮丧、肤浅,短视,无知、干扰和障碍,等等是读书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小推大,小是大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