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朋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是中国人衣食农事依季节气候而作的自然时间;是华夏文化和生活的密码,对于吃的文化,更是与这二十四节气分离不开,就如一句老话“不时不食”就是要求人们遵循自然之道,应时令、按季节吃东西,即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在过去,这个“不时不食”很好做到,因为没有什么科技能能让瓜果蔬菜反节气生长,人们也自然遵循着“不时不食”,但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们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吃东西,忘却了“不时不食”的道理,对于养生不利。这本《节气厨房》就是让回归“不时不食”的自然养生,让你不仅按时令吃,而且让你吃的喜欢。
《节气厨房》遵循“不时不食”的原则,按二十四节所的顺序,给你讲解144种食材冷知道,72道时令菜肴,让你在吃中感受中化文化的博大精深。全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主线,以二十四节气为分目,先介绍节气特点,后介绍美食制作与美食文化。现在大雪将至,我们看看书中是怎样介绍的吧。
大雪在《节气厨房》中分在冬藏篇。先引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述,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后以大雪三候“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出”引出节气养生、风俗、故事、美味菜肴的制作,可以说是有温度、有故事的菜肴。以“鹖旦不鸣”为例书中是这样说的——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小时候,很抗拒腊味,总觉得有一种老房子里的陈看旧味,以及偶尔放纵的木质香。然而,等到一个合适的年龄,一定会懂得腊味的滋味。
母亲总是在每年的大雪节气做腊肉。母亲腌制腊肉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将新鲜的猪肉切成长条的大块,然后用盐均匀地搽在猪肉表面,盐的用量也是凭着感觉来放,并不是一味地重盐强腌,所以母亲做的腊肉,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将肉涂上盐后,母亲就把肉装在一只大缸里,腌制二三天后,再将腌肉取出,挂在阳光下晾晒。那时小小的阳台晒着自家用鲜肉腌制的腊肉,北面亭下,挂着自家制的干菜。
暖暖的阳光里,栏杆上挂着晾着的腊肉,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旧时光、老光阴的烟火气。
母亲告诉我:”吃腊肉,一定要懂得挑肥拣瘦,否则就会吃亏。”
那时,不太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为无论肥瘦,都不欢喜腊肉的味道。
自从远离父母,远离故土,才知腻味有多香。
那时,每年母亲都会给我留一些腊肉,等我回家时吃,返程时再带一包走。若是有一年回不了家,母亲还会打包给我寄过来。
腊味小炒,用的是母亲做的腊肉,偏咸,而腌渍过程中的烟火气,却使滋味加浓。
/避寒就煦/
有一种冷叫忘穿秋裤,有一种暖叫来碗热汤。
大雪时节,已进入年终岁尾,主气太阳寒水,阴湿之气凝聚在天地之间,此时最损人的正气,感冒咳嗽等气病会增多,而且好得慢。唯有避寒就煦,保暖护阳。
反季菜不利阳气收敛,易使心肾之气上浮外泄。应多吃应季的萝卜、白菜、土豆、红薯等根茎类蔬菜,吸收收藏之气。
大雪时节,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所以可食温补的大雪养藏汤,食材有:生栗子6个,莲子6个,生核桃6个,枸杞15克,葡萄干15克,陈皮5克。莲子提前浸泡,然后将所有原料一起下锅,加水煮开后,再煮40分钟即可。此汤是一家老少都适合饮用的固肾、补五脏的冬季滋养汤品。
气温一降,人体阳气受遏,富含蛋白质或脂肪,且热量较高的御寒食材自然备受青睐。但体质阴虚血燥之人,牛肉、羊肉、狗肉等不能多吃,否则极容易上火,就像一堆干草遇火就着,出现长痘、口舌生疮、咽喉疼痛、便秘等燥热阴伤、邪热伤络的症状。容易上火的人,可适当进食性平味甘、滋阴清热、固肾养肝的温热补阳之物,如酒酿肉汤、乌鸡汤、墨鱼干汤、栗子核桃小米粥等,多加食生姜等温通之物。也可饮黄酒少许,活血化瘀。
引外,冬季烹肉,可适当加入沙参、玉竹、石斛、黄精、枸杞子、桑葚子等药材,既美味又滋补,补益虚损、滋养身体,助人安然过冬。
然后才是川味腊肠的制作。
《节气厨房》不仅是介绍美食的书,还是一个养生知识的有故事的书。
《节气厨房》作者梅依旧,本名刘伟,看照片,算得上气质美女,看介绍美食达人,美食专栏作家,拥有一千万点击量的新浪人气美食博主。被评为最值得订阅的新浪美食二十大专栏作者之一。著有《幸福就是回家吃饭》《零基础乐享烘焙》等,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真实写照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