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爱上儿童小说。当我听到《啄着阳光的鸽子》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确信这就是一本儿童小说。无数次在心底猜想,这只啄着阳光的鸽子精彩的故事,想象着这应该会是一只充满诗情画意的鸽子。
想象,可以让人冲破束缚,心生喜悦和自由。
喜欢,也是因为共鸣。
啄着阳光的鸽子,与我,与你,与我们,与你们同是苍穹下的沧海一粟,在四季交替、岁月循环中竭尽全力获得生存的空间,向死而生于生活深处,一点,一点啄食,生活的,精神的。
深秋,晴空碧日,有幸陪一帮孩子一起外出研学。把心心念念了好些天的《啄着日子的鸽子》塞进了背包里。
坐上大巴,拿出书本就着封面看了好一会儿。蓝天白云之下,一个男孩张开双臂,伸出小小的手掌,与振翅飞翔的鸽子在空中深情相拥。封面的设计是简约的,明快的,更是儿童的。丰润的童年需要这样的书,也需要这样的画面,唯有这样,思维的泡泡才会在故事深处涌动,那么语音落地,语音的种子便会开始扎根繁衍。
大巴车徐徐向前,打开一看原来全部是一群与大自然深交的人写的人间春秋,世事清欢。
在作者笔下那些习以为常的年轻气盛,怒气冲冲都可以得到理解与包容。因为懂得,所以宽容。那些来自于沉重生活压力全部的怒气与不快,最终都被消融。也许作家也都是被生活的苦痛浸润过的,一颗坚硬的心,在经历过无数次风雨的侵袭之后慢慢地会变得柔软。笔触里字字句句都是舔渎深沉。《划着浆儿去童年》,在暮春时节种上丝瓜苗,那是因为一首歌的力量和魅力,才诞生了一段段温润如玉,清新如春雨般的文字。不,不是文字,是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大海,人与流水的倾诉。那些芬芳、踏实、暖意、是人在最无助时捧住的希望。
在深窄小径荒草漫坡看青枝绿叶,循着墙缝缓慢攀爬,那丝蔓袅袅缠住了墙体,瓜藤妆成了一道绿色风景,逶迤开去,铺出绿霞一片,瓜秧送给庄户人家一个绿莹莹的夏天,给庄户的孩子种下了童年里碧绿的回忆。带古风、有梅韵,雨丝飘着淡蓝的炊烟,像蜗居在春风里的老人般矮墙边种上一棵杏树,吞吐着阅尽人间的安然与期待。农家的孩童一双澄澈的眼眸,巴望着杏花开满一树白,闻着杏花的芬芳数着乡村淳朴的日子等待着杏儿果熟蒂落,那酸中带甜的滋味渗入童年。慢慢地,这味蕾便不是杏子,而是年轮与历练递增,是和解与退却,丰富与宽敞。每一户农家的孩子的双手在玉米、山泉、花朵、和灰瓦上留下的指痕镶嵌着一个村庄的宽敞和丰富,经历过简单、欢快、纯粹山乡生活的人长大以后,内心时常会奔跑着一个广阔的村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穿过山高水阔在梦里遇见一树一树的花开。
乡村生活的辽阔孕育着乡村孩子的悲喜苦乐,上学时代的大铺时光镌刻着青春年少的回忆。冬天的冷厉,夏天的燥热,梅雨季节的沉闷,早起排队接水洗漱的生活场景属于少年时代,属于大铺时光。
时光荏苒,再回首,归途不曾被云遮断。哪怕荆棘密布,那些难舍的旧梦里固执的外公守着世间的凉薄孤单度日。故土难离,也是追忆。没有人懂得,外公轻轻触碰老屋任何一个物件,都是在儿时的温度里蹒跚。再回首,有些背影已经远走。但没有关系,紫薇花下有爷爷奶奶历尽甘苦的爱情,有柴米油盐里相濡以沫的生活。简朴的文字里读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故事,仿佛世间从未有难以避免的分离,幸福触手便可及。
啄着阳光的鸽子带着我在这本薄薄的儿童文学书里,踱步而行,闻着丁香花在飘远的时光里回望,心底充溢着宁静和安详。是的,大自然中的万物是互相依存的,它们教我们用有情的心,有情的眼,看待有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