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业务。
但是要拿到银行的贷款,有一定的条件,要具备一定的资质,不是所有人所有企业都能满足的,所以影子银行应运而生。
有一种非银机构,根本不是银行,却在做银行的事情。比如信托、资管、保险公司,他们都不是银行,却在给企业实质上放贷,那么这时他们就成了影子银行。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银行通过上述机构做了一些业务,虽然表面上不是放贷,但实际的性质等同于贷款,这也是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
举个例子,老张公司不满足银行的放款要求,但和银行关系不错,也是长期客户。银行让老张找一家信托公司,弄一个以老张公司的资产为标的的信托产品。
银行可以把这个业务做成表内的,也可以做成表外的。这里的表指的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做成表内的,就是银行自己投资这个业务,此时就记录在了自营投资的项目中。
如果是表外的,银行可以来销售这个产品,虽然这个底层资产并不是一个非常优质。这笔交易虽然没有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但是这个业务依然有巨大的风险,只是把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
万一这笔交易出了问题,银行是不承担刚性兑付责任的。
这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两种业务,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需要按规定缴存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表外业务不需要,风险无形中被放大,是近年来银保监会和央妈的监管重点之一。
表内业务就是指可以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的业务,而表外业务,就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反映出来的业务。
那么,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还有哪些业务呢?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都有哪些类型呢?
在资产一栏里,我们能找到与中央银行的业务,与同业、放贷业务,自营投资业务等,这些都是商业银行的常规业务。
在负债一栏里,我们也能找到与中央银行的业务,与同业的业务,存款业务等等。
这其中,存款和贷款业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业务,也是与我们关联最大的业务。
除了可以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银行还有大量不能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
这种业务被称为表外业务,也被称为是中间业务,它们本身不构成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属于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典型的一类业务就是担保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