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和列传七十篇。其中,本纪是统治者的传记;表排列了大事年代;书记录历代王朝的制度变迁;世家是贵族生平的记录;列传所占篇幅超过《史记》的一半,是对那些非王公贵族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
列传所记录的人物没有显赫出身,但凭自己的功业和特色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伯夷列传》是世家的第一篇,司马迁在这片文章中表明了他写列传系列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天道往往并不像我们期待地那样惩恶扬善,因此史家有必要用手中的笔来扬善贬恶,宣扬仁义。
《伯夷列传》开篇说书籍众多的人也要从六经中寻找历史典故的出处,如果六经中找不到,还有更古老的虞、夏之文可以参考。司马迁从这些历史典籍中知道到了尧、舜、禹禅让的过程,发现有许由、务光这样拒绝接受禅让的贤人。孔子生前记录了许多古代贤人的事迹,其中就包括伯夷、叔齐的故事,但却没有许由、务光的事迹,司马迁感到疑惑。
接着司马迁转述了《论语》中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断。孔子认为他们“求仁得仁”,因而没有怨。但司马迁看到伯夷、叔齐留下的《采薇之歌》,对孔子的说法感到奇怪。
伯夷、叔齐是商纣王时孤竹君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孤竹君认为叔齐更优秀,想将位子传给他。但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让位于大哥伯夷。伯夷认为这是父亲的愿望,不接受,离开了。之后叔齐也离开了。于是孤竹君的二儿子继位。伯夷、叔齐离开后听说西伯昌(周文王)善待老人,于是想去那里养老。结果去到时西伯昌已经死了,武王载着他的牌位要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拦下武王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没听劝,放他们走了。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周取代商。伯夷、叔齐很生气,决意不吃周地的食物,到首阳山上隐居,后来饿死了。死前他们留下了《采薇之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叔齐感叹没有遇上好时代和贤主啊!
这让司马迁疑惑,伯夷、叔齐到底有没有怨啊?孔子说他们没有怨,但《采薇之歌》却明显表达了怨,该信谁呢?
司马迁还听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伯夷、叔齐这样的称得上是善人吧,可结果呢?饿死于首阳山!七十二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是颜回,认为他“贤”。结果呢?颜回经常挨饿,后来英年早逝了!司马迁不禁质疑,老天就是这么对待善人的吗?此外,还有反面案例:盗跖聚党数千,每天杀人,吃人肉,最后却得以善终!这又是哪门子的天道啊?!除了这些大恶之人,还有无数小恶不断却富贵累世的人。也有许多谨言慎行,秉持公义却遭受不公待遇的人。这些现象的存在无不让司马迁疑惑,这就是所谓的天道?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人各有志。司马迁好奇这难道是有的人将道义看得比富贵更重的结果?
接着司马迁引用了一些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然是贤人,但由于孔子的宣传而声名更盛。相比之下,许由和务光的事迹知道的人则较少。同样,颜回虽然贤,但也是由于追随孔子,品德的高尚才更为人所知。司马迁因此感慨,那些品行高洁的隐士,如果没有人宣扬的话,只会寂寂无名。普通的士人,想要磨练品行,树立名声,如果不依靠像孔子这样德高望重的圣人,怎么可能留名于后世呢?
如此,司马迁的想法已经非常清晰了,天道是靠不住的,想要让那些善人善行为更多人所知、所学,只有多加宣扬才行。司马迁认为这就是史家的责任,用手中之笔扬善贬恶,替天行道,让君子之名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