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阅读点电台链接,每天10点陪你入眠】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他要结婚了,因为家里人的催促;她说她要结婚了,因为他有房有车;他说他要结婚了,因为年纪大了;她说她要结婚了,因为她怀孕了。如果有一天,你结婚了,我只希望,那是因为爱情。”每每看到类似的话,我都觉得这些只是为了博得大众认同感的心灵鸡汤和营销手段罢了。
什么叫爱情?从来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和标准。每个人对爱情的定义都不一样,每个年龄层的人看法也不一样。
青春期的爱情可能更多的是由旺盛的多巴胺分泌而产生的冲动,而成年人的爱情可能是感性的需求和理性的考量而碰撞的综合体。所以我们不能说,只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才叫爱情,只有三毛和荷西才叫爱情,抑或是伊丽莎白马莱特与白朗宁在诗意中的爱情才叫爱情。我们都是普罗大众,轰轰烈烈的爱情之所以被歌颂,恰恰是因为稀少。
世俗观念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太多的物质掺杂在其中。所以当人们要求爱情和婚姻都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时,就会有人跳出来质疑这不是爱情。其实这是个悖论。举个简单的例子,女孩子都梦想着有一天白马王子会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这就要求对方既是王子又有马,也就是说,这个人不仅要爱自己,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这不是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
所以我们不能否定,有物质条件支持的爱情就不是爱情。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关系,如果你这样想,我只能说你不懂爱情,不懂把控自己的生活,而只能任由生活来操控你。
加尼特曾经说过,爱情如水,并且还是白开水,天天用,热的时候可以喝,凉了也可以喝,隔夜的你还可以用它来洗脸洗手,纯洁而且朴实,想说出它怎么个好喝或怎么有营养来,难,也用不着。精彩和浪漫都是冷暖自知的事。
我未来的你不需要那么富裕,不需要那么英俊,只需有一颗待我的真心,终有一天,我因为爱情嫁给了你。
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