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敲钟一个月后,爱奇艺交出了第一张成绩单。
北京时间4月27日,爱奇艺发布了截至3月31日2018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这也是其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爱奇艺总收入为49亿元人民币(7.78 亿美金),同比增长 57%;同时,归属爱奇艺的净亏损为3.96亿元人民币(6310 万美金),低于去年同期的11亿元人民币。
立足当下:广告+会员破局
营收高涨,亏损大幅收窄,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 2018 年第一季度爱奇艺业绩表现强劲。我们两大主要支柱业务,即会员服务和广告服务,均取得显著增长。”
财报中可看到,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为 21 亿元人民币(3.34 亿美金),同比增长 67%;在线广告服务收入为 21 亿元人民币(3.37 亿美金),同比增长 52%。其中,财报在广告收入部分提到,信息流广告业务在上个季度快速增长。在强大的分发能力下,新形式的信息流广告成为广告业务的又一支撑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会员收入与广告收入持平,成为营收支柱。这表明,视频行业的变现模式更加健康,同时也向行业释放出信号:会员业务将成为视频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龚宇表示,从趋势上看,用户会购买一个以上不同视频平台的会员服务,这种趋势还是很明显的,未来总的会员数会继续快速增加,而且随着独家原创内容比例的增加,用户购买多家视频平台会员服务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加。
从龚宇的分析中看到,视频平台围绕会员业务建立护城河的关键在原创内容。而原创内容因灵活性、独家性,又将在广告投放、播出方式上体现出更强的货币化能力,进一步完善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长期深陷亏损困局的视频行业迎来了破局的关键点。
押注未来:内容+技术双驱动
内容永远是视频行业的核心,也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从原来的版权大战到现在的自制之争,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都表示会继续加码内容投入。
除了必要的内容成本,爱奇艺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也在持续加大,此次财报中显示,爱奇艺研发开支为3.873亿元(约合61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
视频行业一直给人以“烧钱”拼版权、拼用户的野蛮印象,爱奇艺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让行业竞争进入更高的维度。在百度技术基因的影响下,爱奇艺已经尝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比如上述提到的信息流广告收入增长。
其实,早在2014年,爱奇艺就建设了全球首个基于视频数据理解人类行为的视频——爱奇艺大脑,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AI。当时,不乏有人曾质疑这是借风口玩噱头。视频行业真的需要AI吗?爱奇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爱奇艺频繁打造出的爆款节目背后,都有AI的身影。如《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等爆款综艺,都经过事先的算法评估以及流量预测,甚至连选角和剪辑都可以经由AI辅助。通过AI对内容、市场和用户的理解,加上流量数据的分析,爱奇艺可以准确摸清市场的方向和用户的喜好,从而对内容的把控更加精准,制造更多爆款。
AI同样在后期的广告投放上有更多应用,“我们试过在影视剧中,依靠人工智能的方式识别出吃饭的场景,然后将外卖广告通过一种合适的图标在画面中展示出来,效果很好。”龚宇曾如此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向外界介绍。
目前看来,以科技的手段缓解内容成本高企、提升行业效率,或许将是一个平台得以长久发展的可行路径。而爱奇艺以内容和技术为双驱动,率先押注未来,走在了行业前列。
放眼行业:线上娱乐之路如何走?
爱奇艺上市前,龚宇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线下零售业的不成熟、不强大给了在线零售发展的空间,现在,线上娱乐也面临这样的发展机会,爱奇艺的愿景就是打造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伟大娱乐公司。
放眼行业,1300多亿美元市值的Netflix和1500多亿美元市值的迪士尼,给了中国娱乐行业更多想象空间。然而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也都须认识到,对标谁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走出自己独特的线上娱乐之路。
与腾讯视频和优酷不同,它们作为腾讯泛娱乐生态及阿里大文娱的一部分,都拥有集团的供血支持。这是爱奇艺所缺少的,但也让爱奇艺寻找到了新的生机。
立足自身优势,爱奇艺试图建立自己的娱乐生态,爱奇艺阅读、爱奇艺动漫、短视频平台爱奇艺纳逗等应用相继独立上线。在“一鱼多吃”的商业模式下,爱奇艺以IP为核心连接内容与服务,向“打造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伟大娱乐公司”的愿景迈步。
龚宇曾表示,“我希望10年内能搭出一个蓝图框架,在中国建立一个线上的娱乐王国。”而现在,爱奇艺刚刚交出第一张成绩单,中国娱乐王国的“九层之台”正起于垒土,尚需资本市场、行业及用户的多方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