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既不严厉也不软弱的方式,确定边界。
如果我们想和刚才那位妈妈一样,既不太严厉,也不太软弱,解决方案就是:给他一个不严厉但“有力”的反应。有力并不需要严厉。你可以说:“我不会让你扔那本书的。”同时,轻柔而坚定地抱着他,不让他扔书。不需要提高嗓门或者生气地吓唬他,只要说出简单的事实就可以:“很遗憾,但还是不行,不过我很愿意在你哭的时候抱着你,你想哭多久都可以。”这,就是“有力”的反应,因为你在坚守自己的界限。不需要特别严厉,其实,只要你坚持了界限,温暧而亲切的态度反而会更有利于边界的确立。
溺爱和满足孩子基本需求的差异
我想你可能需要进一步分辨溺爱和满足孩子基本需求之间的差异。我们永远不会因为满足了孩子的基本需求,比如,饿了喂饭,情绪超载时安慰他们,因此就宠坏孩子。娇纵是因为我们受不了孩子难过或生气,而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比如:“好吧,你可以晚饭吃蛋糕,只要你别哭就行了。”我们明知道把蛋糕当晚饭吃是不对的,却因为孩子哭闹,因为我们无法应对他们的情绪就妥协了,这才是娇纵。在游戏力育儿中,我们不会拒绝孩子的眼泪和其他感受,但也不会害怕它,我们接纳它,允许它发生。
威胁并不奏效
有时,孩子发脾气,我们感觉太挫败了,就会使用威胁。比如这位母亲威胁说:“如果你再哭,就留你一个人在家”。但这话不是真的,她不会真把一个三岁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当然,她只是口头说说,并不想教孩子说谎。但我敢肯定,孩子一定非常害怕。记住哦,恐惧会让人安静下来,但不会让人在情感上学会坚强。
对于这位妈妈来说,表面看来,威胁好像取得了成功,因为孩子不哭了嘛。但是,不哭并不代表着孩子的情绪问题已经解决了,它只不过是被掩藏起来。孩子藏起眼泪,以后更有可能变得富有攻击性或者抑郁,要知道,被憋回去的泪水,总有一天会以更大的能量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