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一年365天全年无休,几乎没有个人时间,牺牲自己的喜好和自由,还要随时随地地熬夜加班,而且一分钱工资也没有。这样的工作真的有人做吗?当然有,而且全世界甚至有几亿人都在做,这个职业就是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最近,在《姐妹们的茶话会》节目里,“应不应该给全职妈妈发工资”这一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在节目发起的投票结果中显示,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超过80%的人觉得应该给全职妈妈发工资。这样一看,全职妈妈似乎已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但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全职妈妈一直都是“有苦说不出”。
如果全职妈妈是职业
那一定是个高危职业
关于全职妈妈的争议声一直就没有断过。前段时间,《大山里的女校》纪录片中的张桂梅校长怒斥女学生上了热搜,是因为这个学生毕业后当起了全职太太,张校长十分生气,不但拒绝接受她的捐款,还将学生赶了出去。
张校长如此愤怒的斥责自己的学生,其实也是出自母亲般的拳拳之心。张校长所在的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都是她从贫困家庭中费心费力“挖”来的,就是为了能让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而不是早早地结婚嫁人,一生困在家庭、大山。所以,当张校长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又走上了“家庭主妇”的老路,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相信和张校长一样,在很多人眼中,全职妈妈就意味着不求上进、没有价值、靠男人养活。还有一些人给全职妈妈施加了许多条条框框:全职妈妈就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照顾得好孩子,伺候得好老人;全职妈妈不需要为自己花钱,只能为孩子、为这个家花钱。更让全职妈妈感到心寒的,是来自身边亲人朋友的不理解——最亲的人却有最深的偏见。
朋友的劝诫:“你还这么年轻,别被孩子牵绊住了。你不出去见见世面,你老公变心了怎么办?”
父母的抱怨:“辛辛苦苦上了大学,就这样放弃工作,这么多年的学白上了。”
老公的不理解:“你整天不上班,就带个孩子有啥可抱怨的。”
久而久之,全职妈妈就变成了一个弱势群体。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找不到自我价值,导致很多妈妈们都无法自我认同,甚至自卑。如果说全职妈妈真的是一份职业,那一定算得上是一个高危职业,它的高危不仅仅在于每天做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时时刻刻面对来自其他人的冷嘲热讽,更在于整个社会对于全职妈妈的歧视以及无保障环境。
比如,全职妈妈因为职业生涯有断档,想要重返职场时会比一般人更加困难。
再比如,现行的法律有时候会使全职妈妈处于劣势。就像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中咏梅饰演的中年女性,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她,因为丈夫的一句“赚钱有我,为孩子想想为咱家想想”,就当起了全职妈妈。却在当全职妈妈多年与社会脱轨后被离婚,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便被轻而易举地抢走了孩子的抚养权。
全职妈妈不是一种“堕落”
她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根据《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更是超过八成。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额的育儿保姆费用、老人无法帮忙照顾、宝宝对妈妈的依赖多过爸爸……妈妈们最终放弃了在职场乘风破浪的机会,有些是主动请缨,有些也可能是“被迫”辞职。所以,全职妈妈并不是“堕落”的代名词,它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是一种牺牲与付出。
可以说,愿意选择回归家庭去当全职妈妈的女性都是十分勇敢的。这份勇气源于对孩子那份沉甸甸的爱。在知乎上搜索关于“那些为了孩子辞职的全职妈妈都怎么样了?”的问题时,得到的大部分答案都是正面的,妈妈们的回答都是“虽然辛苦,但却很快乐。”“虽然失去了很多,但收获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做全职妈妈是不用费脑子的工作,比如买菜做饭、哄娃、做家务。其实不然,这份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当高。她们是保姆,清洁工,育儿嫂,护工,老师,采购员,会计……在家带娃其实一点不比在外工作容易,废掉的脑细胞也一点不比那些技术人员的少。
同时,这份工作也很“贵”。以北京为例,育儿嫂的月薪在1~1.5万之间,家政保姆的月薪大约为4~6千。只单单这两项工种,就已经让很多家庭难以负担了。
台湾艺人寇乃馨曾经在《奇葩说》的节目中这样评价全职妈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当全职太太?不读书的么?学习差的么?没能力的么?特别笨的人么?我们应该给所有的全职太太道歉。
国家栽培人才是让我们做有用的人,高学历能力强的人看似应该承担难度较高的工作,社会的误解在于我们一贯赋予全职太太的标签:低学历、平庸、邋遢、世俗。实际上,全职太太的难度并不低于职场女性,她背负着养小孩、顾老公、维持家庭和睦的责任,她更是成功男人的幕后推手,成功时的报警器,低落时的心灵支柱,全家人亲密关系的粘合剂,身兼数职运筹帷幄,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全职太太。”
我相信,很多全职妈妈并不是没有能力迈出家门养活自己,只要有需要,她们随时都可以来个华丽转身。全职妈妈并不意味着不独立,许多全职妈妈一面带娃,一边发展出了自己的事业。比如做一个分享带娃经验的育儿博主,给宝宝拍照的空闲兼职做儿童摄影师等等。全职妈妈也可以十分努力地生活,我们不应该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公平地对待才是对她们最大的尊重。
正如《姐妹们的茶话会》节目中艺人赵小棠说的那样,丈夫们更应该对全职妈妈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在做妈妈之前,她们也曾是父母的宝贝女儿,也曾是喜欢打扮、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她们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自由、工作,是为了成就这个家。
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能够对全职妈妈多一些尊重,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她们。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她们只不过以不同的形式为社会作贡献,她们都该有被社会尊重的权力。
最后,回到“该不该给全职妈妈发工资”这个话题上。其实发工资只是一种形式,它代表着社会大众对全职妈妈的认可与鼓励。我想,相比金钱,全职妈妈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与家人的理解。那么你呢?你认为该不该给全职妈妈发工资呢?
来源:禹田文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