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纠结,以文字转述重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阅读方式于我知识重构或生命重建有什么意义?徐飞老师在《读书要与表述相结合》一文中,引用了陈日亮老师的一则读书札记,我很受启发,文字这样写道:
朱光潜说:“多年来我养成一种习惯,读一部理论性的书,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之后,可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把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还是片面的。”(《艺文杂谈》)
我主张阅读要能够做到“以言传言”,原理与朱先生所说同。自己的写作的经验也一样可证明:不可能完全做到意在笔先。
徐老师说,陈老师用“以言传言”四个字言简意赅的把朱先生的话做了重新表述,这就将朱光潜先生的观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想到自己啃读《中国哲学简史》的艰难,好像这样的方式也未尝不可。徐老师关于读书和表述,他这样认为:
文字中遇到“该留些记忆的”,便赶紧摘抄,不仅如此,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番,或认同或阐发或补充或否定。只有经过大脑的过滤蒸馏,书本内容才能得以提纯、内化。
虽然我还没有精淬的提炼,也没有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但是徐老师说:“即便将原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对原书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至此,我更加坚定这样的读书方式。
孔子:述而又作的第一位教师
——重读《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七七
第四章开始,各家哲学思想在先生的笔下粉墨登场。
今天要说的就是孔子,第一位私学教师,“述而不作”到“述而又作”的儒家。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商朝王室后代。在他出生之前,由于政治纠纷,他的家失去了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年轻时家境贫寒,五十岁进入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周游列国,在外漂泊十三年。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最后,一直没有找到,回到鲁国,不长时间便去世了。
每次学习《论语》的时候,总喜欢呈现给学生的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论语》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其言行的语录体。不曾想,换个角度再读孔子,他的出身和经历竟是如此充满曲折,又是如此执着和坚定。几千年前,在那样一个社会动乱的时代,为了实现自己改革世界的理想,他周游各地,奔走宣传。“明知不可为而为”,没有想到,这样的“知命”思想,竟成为其一个思想主张流传后世。孔子明知道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这样的坚持,面对今天的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它的可行性。在成功的路上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如果我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或许坚持就是成功。
孔子被世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以为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一定著作等身。也有很多人认为古代贵族教育的《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最起码是编者或是修订者。面对不同的派别意见,先生说:“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都不是。”孔子是想为后人著书立说,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遗憾的是,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想著书的想法最终没有成行。因此,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各家哲学的产生,是伴随着私人讲学开始的。在公元前7世纪,封建制的解体,贵族中很多官府负责的教师们,在战争变乱中丧失了爵位,流散在庶民百姓中,为了营生,他们依靠自己的所长,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但是,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意思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虽然自己没有作品创造,但是在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又根据自己的道德推导,给予它们自己的的解释。
如: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体制时,孔子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这样解释,我们就很好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意思了,也明白“三年之丧”的现实意义了。
再如:讲授《诗》经时 ,孔子强调了它的道德价值 。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胡思乱想。
由此可见,孔子从“述而不作”到“述而又作”。我们很明显的发现,孔子的传述里有了他自己的思想,有了新的创作。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我们读书来说,更是一种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的飞越。
正因为孔子在古代体制上,注入了自己的道德思想,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儒家”就这样产生了。
孔子除了对经典做出新的解释之外,还有他自己对于个人与社会、天与人的理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就是孔子辩证名分的思想。他认为社会上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每个名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的君、臣、父、子都是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孔子的思想政治主张是“仁义”和“忠恕”。这两种政治主张和孔子的“知命”学说要联系在一起看,才能略知一二。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就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所以孔子推导践行“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但是这种“无为”和道家讲的“无为”是不一样的。一心一意做好该做的事情,不计成败,这就是“知命”。
《论语》十二则里有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学”,不是我们所说的“学”,而是“道”。
《论语》里孔子说:“志于道。”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追溯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评价。特别是汉朝中叶,儒家可以成为宗教。
不论是普通教师,还是“至圣先师”,抑或是君临全国的王,或是人群中活着的神,孔子于世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无人能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