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宝贝起床说好去打篮球,想起老师让看那个。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专题教育节目就留在家里了,不到八点两个宝贝就搬了凳子坐在床边看。等专题讲座开始了,宝贝让我赶紧用手机给他们拍,拍完照片,他们两个继续看我就去做早点了。等吃过早点我说作业多不多?他们两个都说不多,我说我看老师群里面发的让背那个弟子规。一说这个两个都来精神了。都说是的,要不我们现在就背吧。
先让小宝给我背诵,小宝背诵了有六行说他背不过了,我就让他继续背诵,然后让二宝给我背诵,二宝,过来也笑着说我好像没有背完我说你能背几行就是几行,先让我听听。二宝说算了吧?还是让我熟悉熟悉再给你背。小宝正读着说妈妈我有一句意思不太清楚。我就问他哪一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哦,我好像也不能详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要不?咱们在网上查查。
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是很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说明】
父母即使不慈,也不应成为自己不尽孝的理由。因为父母给予生命并将自己抚育成人,这个恩德太大,做儿女的用任何方法都是无法回报的。但是父母身上可能会有缺点,作为儿女也应该感父母养育之恩而加以包容,不可以以此作为自己不孝的理由,这是功利观,而非道义观。人伦之道的关键是先尽自己一方的责任,而不能以他人尽责与否作为我们是否尽责的前提条件。我们与人相处要记住一个原则,“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做对”,无论是父母还是身边所有的人,纵使他们用不对的态度对我,我依然要用对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不然我也是跟他一般见识了,根本没有资格去说别人的错。以怨报怨,结果会得造成更加严重的对立矛盾。我们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才能上演人生一出一出的好戏。
【详解】
这里也提到了,双亲从小就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我的父母,将来我的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肯定他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即使我们跟父母亲的因缘,这个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能改变。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一个人如果发自内心真诚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动父母的。所以,最后这里也提到了,父母亲这么爱我,我们同样用父母亲爱我们的心,我们也能来爱我们的父母。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龄老少,不分大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