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厚多士的时光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厚多士(如上图),蜂蜜都沥的这么完美,让人一眼就爱上。

厚多士是方型吐司面包的升级款,外层烤的发焦酱黄,内层是一块快裹了蜂蜜的吐司软心,刚烤出来的厚多士,在上层堆上刚从冰箱取出来的冰激凌球,冷与热的交流与混合,冰火相容才是这道港式甜品的重头戏。

我第一次见是在西餐厅的后厨,这道港式甜品在中原腹地并不常见,来西餐厅点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当时因着暑假,我在西餐厅做服务生,才知道这蜂蜜厚多士,之所以记住它,是因着当时一个美女顾客点餐,点了此款蜂蜜厚多士,上了一个后,想来大师傅做的实在不错,令美女意犹未尽,美女竟又加了一个,只是这次不知是做的大师傅换了人,还是师傅忘了,最底层竟忘涂了蜂蜜,被美女退了回来,当时端回来的服务员,颇为尴尬。

我所在的这家西餐厅,是一家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西餐厅,不仅培养你的礼仪,还要求你了解有关西餐的知识,牛排的出处,酱汁的种类,食物的配料、口感以及每一道食物的搭配,饮品中是加了朗姆酒、伏特加,还是威士忌都要熟记于心,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经历。

店长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子,犹记得她给我们分享她第一次来应聘的经历:昏黄的灯光,舒缓的音乐,皮质的沙发座椅,安静用餐的人,这是对一个西餐厅最好的诠释,我从暗道走过,感受到这静谧,并由此喜欢上它,十年来由服务员到主管,到经理,到店长,一步步走来。

我去应聘时是因着迎子的介绍,迎子说:“你去吧,大上海店正在招人那,不要说你是暑假工,他们一准要你。”

我就去了,乡下小土妞看到环境高雅,格调高深,异国风情的店面,有点怯怯的,但还是硬着头皮进去问了,最后就这么混进来了。

天知道,虽然我在英语课本上学了西餐礼仪,但我对左右手反应迟钝,是分不清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还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的?

好在,去了把我先分到了后厨,传菜,先认识菜品,记菜名,之后才去了前台,开始为客人点餐。

那是一群特别开心的小伙伴,每天午饭后,实则已到了下午,有一段时间是集体活动时间,检查仪容仪表,做活动,唱歌、接龙游戏、表演节目,有时候玩起来,嗨的客人都来鼓掌。

当然,忙起来是很忙的,遇上周末、节假日,特别是七夕、情人节,门口排起长队,那是没有一刻停歇的。

夜班回去都快要凌晨了,城市的街道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却依旧灯火通明,路上的行人很少,安静了许多,我一个人骑着车回到姐姐的住处,只有放车时才有一点点害怕,楼道口的灯坏了,乌七八黑的、真讨厌。

那年的暑假特别长,我整整干了两个多月,到走时给经理吐了实情,经理也并未为难,女孩子还是要完成学业的。

之后的日子,逢着节假日,店里忙不过来,经理依旧会打电话,让过来帮忙,只要没事,我是欣然前往的。

现在想想,那也是段快乐的时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演讲是我们常用的沟通方式之一,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 好的演讲能迅速使情感得到交流,使意见、看法得到认可,提供...
    秦晋_阅读 3,712评论 2 4
  • 中年感悟: 可以有所作为,也要有所不为。 辉煌既已褪去,昔日时光难追。 工作退居二线,需要自我安慰。 失落在所难免...
    渡岸孤山阅读 2,578评论 13 29
  • * 降临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想法不错,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好没用。通常是因为自己不错的想法被虚弱的执行力搞得苍白不...
    夜班司机阅读 1,562评论 0 0
  • 邻居的一个亲戚得了抑郁症。这位亲戚四十几岁,因身患腿疾,从最初行走不便,再到需拄拐行动,最后只能坐着轮椅才能外出。...
    雨巷葳兰阅读 1,58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