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一年,当我写下一年总结的时候,心里有无数自己得意的想要记录的东西,但今年,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主题来描述过去一年自己的变化,硬是想了一个,借用后疫情时代的主题“从云端回到地面”,也许大致可以描述吧。
第一篇章,反思
在“感觉”里飘上云端
在前一年的工作中,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这些尝试以不同的方式给我即时反馈,让我“感觉”自己被认可,被奖励了。这种“感觉”让我信心倍增,于是第二年,我继续抱着“只要努力做就会被认可和奖励”的感觉,开始新一轮的尝试和改进,虽然做得越发艰难,但我的“感觉”一直鸡血着我,让我拼命向前跑。
直到迎来了一节公开课。当我第一次被试听,以一个糟糕的状态结束的时候,我觉得这“感觉”有些不太对。
因为在前一年,我非常顺利而且成功地开了一节小范围的课,当时我感觉自己是沉浸在这节课中,久久都没有忘记当时课中“心流”的感觉。所以第二年,我以同样的状态,试图去复制那段成功的“感觉”,但结果是彻底的失败了。
这让我非常沮丧,但眼前公开课deadline死死逼着我,让我不得不停下反思,调整状态去准备课。于是我只能不断地求助校长和身边的老师,听我的设计思路,帮我改进我的内容,终于在最后刚刚好,完成了这节课,但是曾经的那种“感觉”却没有再回来。
当我和同事说起,说我这次“感觉并不好”的时候,她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没有去年那种心流的感觉”。
可以说“感觉”这个词,一直围绕在我的第一学期,让我在当下和过去之中痛苦和挣扎。
在不断自问中重回地面
爱丽丝问,“请告诉我该走哪条路好吗?”
“那得看你想去哪儿。”猫回答。
——爱丽丝梦游仙境
第一学期飘着飘着、不踏实的状态,在各种紧迫的工作中被忽略,直到工作告一段落,我才终于有了时间去思考,为什么?
1.“感觉”是过去的成功,不是当下的专注
在我的“感觉”里,有很多过去获得的即时满足,一种即时反馈带来的自我满足感,但是事实就是,过去的每分每秒,都已成为过去,不论是你过去的成功,失败,都是曾经见证成长的里程碑。而如果一味地回忆过去,那当下的每分每秒都会被虚度,成为下一个过去的每分每秒。所以,当我抱着过去那种成功的“感觉”,试图在当下复制的时候,一定会失败。
2.“感觉”是故步自封,不是创新
当我想以过去的“感觉”,在当下复制粘贴的时候,一定会失败,因为我妄图以一个“模式”套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不同的学习方式,这种不合适的“硬套”,让我疲惫不堪却很难意识到,所以开始的时候,我如何改进,都无法真正设计出一节逻辑清晰、结构流畅的课。直到我打破了原本的思路,大刀阔斧地重新设计后,原本那种不顺的感觉终于不见了。
3.“感觉”是比较,不是你“想”要
如果我们沉下心去思考,当我们在说“感觉”,甚至脑海中在进行“感觉”这种思维的时候,一定存在一个评价的标准或者过去的某个比较对象,让你进行了这个“感觉”的过程,所以当你“感觉”时,你并不是全心全意在做当下这件事,也不是在做你真正心里“想”的事,你的心是分散而不自知的。因此,没有全心全意,又如何收获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的那份满足呢?
所以,当我被即时满足填满,当我被过去的成功洗脑,当我因为感觉而活在过去的时候,我早已偏离了那条“我想要”的路,更是错过了路旁美好的风景。
第二篇章,行动
漫长而清心寡欲的寒假,少了很多浮华也少了很多噪音,在反思和自问后,我渐渐重回地面,开始思考和计划自己。
我在哪里?我要去哪儿?
作为教师,“专业”是我的基本。
但作为一名非师范生,“专业”也是我的短板,缺乏学科知识,缺乏教师专业技能,缺乏教师理论知识、缺乏个人专业成长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刻不容缓需要去补的东西,而我仅仅有的,也许就是时间和愿意去学习的心。
我要如何到达?
如何到达的方法,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补课嘛。在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螺旋中积累和提高。
其实,这里就有2种思路:
第一种,是以PBL的形式,以结果为目标如计划写一篇主题论文或教学设计式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效率也更高。
但往往也会出现没有太明确的计划,边学习边思考输出什么的方式,那可能更需要在每次学习后的总结和反思,能更有效的进行学习了。
而学习的方式有许多种,网上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教师渠道中专业性强的培训课程,自主阅读的专业书籍,开展的学科研究,学习他人的课程实践,都是很好的方式。
学习后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学习理论,就像塞了一堆数据到自己脑子里,成为垃圾被自动清理一样。所以自我的实践,如改进自己的课,设计一些新的课或活动,撰写文章,等都能结构化地实践学习的内容,将输入改为输出,在输出时,融合反思,能更高效地学习。
1.学习
(1)专业培训
我觉得教师行业很好的一点是,每年需要进行各类培训,从市级到校级,针对师德素养、知识技能、信息化等的主题的培训都由专业教授、研究员或资深教师进行录制,对我而言就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还记得在市级培训课中,我选了一门《教师教研的理论与方法》这门课,里面的三位专家从专业角度、课例角度和学校角度深入浅出地进行授课,让我更有结构化地开始构建我自己的课堂实践和教学研究,同时也让我对学校其他学科开展的教学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除此之外,信息化的培训,是我接触比较多的一类,对于当下和未来,信息化的介入和深度融合,会渐渐成为常态,而对我个人而言,在机器人课、信息科技课中,更早的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何尝不是一种机遇和机会呢?
(2)阅读书籍
在第一学期,专业书籍的学习很少,第二学期,由于疫情,在家学习的时间大大拉长,让我有机会更专心地去看一些书。
除了书本的阅读,还在朗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本书,每每读一章节,都是一次静下心的自我对话。
(3)学习网课
疫情期间,对我这个半路出道的信息老师而言,市级的网课是我学科知识学习的好地方,结构化清晰、专业扎实的网课,是我每周的期待,专业教师、专业团队,让我感受到了信息科技学科的严谨和趣味,我像个学生认真记笔记,整理上课内容,梳理课程知识点,制作学生的反馈作业内容,一而再再而三地巩固一节课,让我开始对一节课有了一些些想法。而在我完成信息科技研修小组的作业,设计七八九单元整合课程设计前,六年级scratch单元和人工智能单元的学习,对我自己如何设计、以什么为教学重点,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当我写下一本本听课笔记的时候,我心里原本对学科的畏惧,开始逐渐消失,转而变成了一种对学科知识内化的梳理和整理,也许还无法达到“专业”,但至少已经离开起跑线。
(4)主题的研究
因为自己的教学,从去年就一直在摸索学习“合作学习”的概念,并在课堂上实践它,但是越做出现越多问题,所以学习理论,研究与合作学习相关的概念就非常重要,也正因如此,除了阅读文献,我还阅读了《听说》一书,想从语言的角度来解释课堂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冲突,但当我阅读完,又发现有很多新的相关概念出现,“学习科学”、“思维”、“语言”、“第三空间”、“边缘性合法参与”、“话轮鲨鱼”等等,于是又转头去学习“思维”和“语言”主题的由维果茨基和他的团队记录下的研究…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因为我依旧存在很多更深的问题没有解决,也没找到他们的联系,更没找到和课堂的联系,所以这件事还要继续慢慢做。
除此之外,信息科技研修小组中的“计算思维”的研究和学习,让我换了一个角度在开始研究,“计算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此教研员和资深老师们就给出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引导我去做研究,在与优秀的专业教师和教研员的交流、学习、教学设计撰写、讨论、继续学习的过程中,似乎才对“研究”有了认识和感觉,这种从资料中筛选整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过程,既漫长又有趣,大概就是期待着从云里雾里到拨开云雾的那一天吧。
2.实践输出和反思
近半年完成了1篇案例,1篇征文,1篇结题报告的输出,当然在这之前,有课堂实践为前提,在行文的过程中,再次输出,并反思实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理清了一些思路,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1)没有“计划先行”的行动
在写小课题结题报告时,我翻看了申请书内容,发现我的“计划”和行动只有60%匹配,其余40%是我在过程中一次次一拍脑袋加进去的新点子,看起来确实挺丰富的,但是结果似乎没那么高效地达到研究的目的。
在课堂上,总是教学生要计划先行,但是当自己开始做时,计划先行也成为了一种形式,究其原因,自我的计划意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计划并没有指引性,所以才会被丢弃。
前几天看顾泠元老师的纪录片,他的研究能持续十几年,得到巨大的成功,也是始于一份详细、周密、具有指引性的计划的。因此,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2)浮于表面的形式
由于许多内容是一拍脑袋想的,觉得不错,但是真的要我说能起到什么作用,促进学生的什么方面,提高什么东西,我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当我翻看学生个人记录册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很多无效的记录,许多学生在期末自己回看时,也会说“之前写的都太烂了,根本不能看。”
所以,活动确实是可行的,但如何开展、用什么方式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受益,我却没有深入思考,最终只让有益的活动成为浮于表面的噱头吧。
我有什么收获?
这一年,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耐心”。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对我来说,成长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而我能做的,就是沉下心、耐心做、不断改进和调整。
第二对我深有感触的,是“想”。我想要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可以怎么做,这几个问题,应该回荡在我的工作中,成为不断进行反思和自问的问题,也是我作为自己的旁观者对“我”的审视。
第三对我深有感触的,是“学习”。生命不止,学习不停,终身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学习已有的理论,学习新的学科前沿,不断从各方面去寻求学习资源来整合自己工作的敏感度,以及时刻将“做的事”转化为研究主题的意识,都是我要去学习的。
把好的回忆和不好的回忆,都留在昨天,新的一学年又很快到来,也许有了之前失败的经历,下一学年,会过得更踏实、更充实、更满足,保持一颗专注当下、享受当下的心,永远保持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