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
年轻的张于旦,在萧寺偶遇鲁公女,为卿倾倒不能忘怀,可谓一见钟情。
不久鲁公女病逝,张于旦甚是悲痛,每日祷祝,终于感动了鲁公女的鬼魂。
两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没羞没臊的生活。
男的为女子的飒爽英姿心动,女的为男的痴情动情,双方情意相投,没有什么不妥。
这长达五年的“夫妻”生活,怎么张于旦就没有身体变弱呢?他可是和鬼在一起啊?看来聊斋世界中的规则不是固定的,是要在小说家笔下随时变化的。
后来,鲁公女要去投胎在河北的卢家,并且和张于旦相约十五年之后再嫁。这里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构思上的偷懒,从鲁家投胎到卢家.......也不像偷懒,也挺好的。
张于旦说,十五年之后,自己都五十了,还怎么娶你呢?
女方说,那我做你的奴婢吧。
可能是作者要强行把这个故事续下去,就让张于旦梦遇神人,在神人的帮助下返老还童,甚至熬死了自己的发妻,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年轻。
变年轻的张于旦来到河北卢员外家求亲,没想到卢小姐的爹娘怕自己的女儿真的嫁给50多的老头子,一律不给求亲的人进门。这就让张于旦很痛苦,就在野外闲逛。
天作的姻缘,作者一定要强行续下去。张于旦遇到了同样在外面闲逛的卢员外,两个人相谈甚欢。卢员外就把他领到家里,让女儿看看是不是自己坚持要嫁的张于旦。但是小姐已经不认识变年轻的张于旦了。
小姐以为原来的张于旦毁约了,就悲痛到死。
小姐的鬼魂再次如张于旦的梦,让张于旦快给自己招魂。
最后小姐再次复活,两个人结合了。
这个故事太不合理的地方了。
比如,日思夜想就能感动女鬼,得以私定?
人行善事就能遇到神人,帮助自己返老还童?
偶遇卢员外,是最大的不合理之处。
小姐死了两天还能返魂复活,简直让人发指。
整体来说,小说很曲折,很新奇,但只限于当时的社会吧。现在看来,真是太多硬伤了。
当然要求作者每个情节都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合情合理,不借助巧合,也太为难人了。但这是每个有追求的读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