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我第一反应是“你是你,你也不是你”这道赋有哲学意义的话题,怎么说都有它的道理。教育是a也可以不是a,那是因为教育只是一个名词,而其内容和形象需要我们去丰富去扩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要怎么定义自然而然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在我有限的教学经验中倒是有和这类哲学问题相类似的。前几天在上课前我本来规定了一道题的某个答案,且我认为言之有理证据确凿,可事实却是完全不同,在我的眼中这道题只有这一个答案,而学生给了我两个、三个…所以再往后面的班去上课我选择用“你们能想到哪些答案”来作为问题,孩子们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新的世界。
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也在反思,一定是我们来主导课堂的节奏吗?是否有些想法可以交给孩子来,他们天真稚嫩的思维总能想到我们成年人无法想到的,我们是课堂中的上课者,同样也是被上课者。
暂时没想到更多了,但我想随着在教育行业的耕耘,应该会有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