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大概是因为周一的原因,商业街人并不多。记得2020年的这一天,因为疫情加春节的原因,老何下了班给我送一盒巧克力。这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但我清晰的记得,外来人员不能进入小区,我们两个就戴着口罩,他从小区的铁门递给我。然后我们简单的拥抱一下。这是最寒酸的情人节,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匆匆的一面,却让我在每次生气的时候,下定决心放弃他的时候,心软了下来。知道为什么很多女孩子,要迷恋男朋友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爱上她走了好远的路去买早餐,深夜风雨交加的时候去接上没有带伞的女朋友。这些成本很低,是的,就因为这些再简单的事情,成本低,但是足够用心。成年人的世界,谁打不起车呢,谁也不会没钱买一盒巧克力。有时候在这个快餐式的社会,人们已经失去了耐心。失去了用心的耐心,做饭麻烦,去饭店吃吧,叫外卖吧,都可以用最方便的方式得到满足。甚至没时间准备礼物,那就发红包。
爷爷奶奶那年代,没有情人节,可是爷爷的毛裤是奶奶亲手织的。家里困难,不能顿顿吃肉,但是每次爷爷都把盘子里的肉夹给奶奶。那个时候,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互联网,交流起来都是书信,赶上奶奶不认字,那就只能等着爷爷回家,想念不能及时表达,都积攒在心里。奶奶一辈子不认字,所以家里的钱都是爷爷管,深知日子的不容易,当然更多了一份责任,爷爷更努力的赚钱,奶奶更勤俭持家。所以同甘共苦的日子,没有情人节的1314红包,没有鲜花也没有烛光晚餐。他们的感情却比这个便捷的现代化社会更丰富,比这个标榜送名牌包包,送轻奢礼物表达爱意的方式更厚重。如此丰富的情感,如此厚重的爱,怎能不让人安心?!
所以你说仪式感是什么?是表达爱意。中国人表达含蓄,可能一辈子也没说过我爱你,言行处处是深情。社会进步了,但同时它变得太脍炙了,情人节加班,那我可以送你花,买好礼物,发个红包,这就可以了,好像钱就能解决一切……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感情就显得越来越轻薄,感情越轻薄越需要金钱来填补缺失的安全感,安全感就像一个黑洞,越往深去越黑暗,所以就越觉得不幸福,所以就越需要有仪式感。
所以你说为什么要有仪式感?!因为工作很辛苦,学习很辛苦,生活很辛苦,我们要用仪式感表达对爱人的认可,对对方的理解;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里,多一点润滑剂;让每个夜晚疲惫不堪时,想到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觉得生活是有奔头儿的;让每个艰难的时刻,我们都觉得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遇见了对的人,情人节每天都过。所以仪式感是什么,是耐心,是安心,是爱心。是隔着铁门递进来的一盒巧克力,是隔着铁栅栏的拥抱,是隔着两层口罩,那个淡淡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