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很早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奶茶要拍《后来的我们》,就决定到时候一定要去看。
喜欢奶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许因为KTV神曲《后来》,或许因为《很爱很爱你》,或许因为《粉红女郎》,或许因为《天下无贼》,我自己也说不清。
因为喜欢,所以对奶茶有所期待,所以对《后来的我们》有所期待。
4月的最后一天,我跟熊去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
因为已经上映一天半了,“备好纸巾”的友情提示看到过N次,但我们依然没备纸巾,因为我们有长袖。但最终,我们连长袖都没用到,因为我们几乎是笑着看完的。
唯一让我泪目的地方,就是电影结束时,林见清的父亲(田壮壮老师饰)读写给方小晓(周冬雨饰)的信。
我觉得,电影想表达的点,我都能get到,但我在情绪上着实无法与她达到共鸣。
很多朋友说没看懂这部电影,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实与回忆穿插得比较混乱。
但如果你有心,你会发现,所有的现实场景都是黑白的,而回忆场景都是彩色的。
因为,电影里出现过林见清(井柏然饰)和方小晓的这样一个对话:
方小晓:“如果伊恩永远失去了凯莉会怎样?”
林见清:“那么他的世界将会永远失去色彩。”
所以我想,只要观众能区分出现实和回忆,就不太会出现看不懂的问题。
对于这部电影,有人抨三观,有人煽情怀,我却只想说,唯有亲情最可贵。
电影里涉及到亲情的镜头不多,但每一个镜头都能给我带来感动。
壹 我只想长大,却看不到你变老
大学毕业以后的林见清在北京混得穷困潦倒,所以有好几个新年,他都不曾回家。
有一个除夕夜,他打电话问候父亲的时候问了一句:“家里人多吗?”
林父看了一眼桌子旁仅剩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是啊,跟往年一样,大家都在呢。”
往年的情况是左领右舍的叔叔阿姨都会过来林父的小餐馆,围了满满一桌人,一起吃年夜饭。
那个镜头,除了心酸,还有对生命流逝的敬畏。
我们总是只在自己的身上看到时间的流逝,所以才会有对小孩子的诧异:“你都这么大了?”,才会有对长辈的怜惜:“你什么时候长了这么多白头发?”
这些变化,正是发生在我们与世界交手的那些年。
我们忙着长大,忙着和时间赛跑,忙着与世界较量,忙着在生活里挣扎,从而忘了最不该忘的——那些为我们托底的人——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参透并做到的。
贰 你不懂,我也没耐心
林父的小餐馆装了有线电视,却不会换台。
已经创业成功的林见清回来后教父亲换台,两遍以后,林父还是按错键,林见清失去了耐心,而林父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不学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长辈追忆她的父亲时说的话:“我父亲,原来的一家之主,什么都是他说了算的,老了以后,却怕儿女了,什么都听我们的。”
你是否也有注意到,你正在渐渐成为家里的决策者,而你的父母已经越来越少地发声了。
年迈,让他们没了底气。
后来,林见清告诉父亲说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子,让父亲搬去北京同住,可无论林见清怎么说都林父不愿意去,并说自己并不想住北京的大房子。
听了这话,林见清斥了一句:“我为了你们才买的房子,可你们都不懂。”
是啊,越长大,越觉得父母懂的少,他们再也不是我们小时候心中的那个超级英雄了。
渐渐地,我们知道的比他们多了,却也不曾在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去跟他们解释了,而是用一句“你不懂”就打发了。
后来,他们不懂的越来越多,而我们的解释也越来越少,代沟就这样形成了。
叁 我欲望满身,你却只要我快乐
很多人说,被这部电影里最后林父写给方小晓的信所感动。
我也是,以至于当时只顾着哭了,已经忘了信的内容。
大概还记得的就是,他说即使方小晓最终没和林见清在一起,他们和方小晓还是亲人。
他给方小晓最普通的期待: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要快乐的生活。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也如林父般普通。
他们说好好吃饭,或许我们就以为每餐都是山珍海味才叫好好吃饭;他们说好好睡觉,我们就以为高楼别墅里才能好好睡觉……
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欲望包裹在别人的期望里,给它穿个华丽的外衣来粉饰我们自己。
实际上,他们的期望小得根本装不下我们的欲望。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我们。
后来,其实没有那么多如果。
世间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你始终要相信。
被一部爱情电影感动到的,不是爱情,而是亲情。
所以,我也不知道该给这部电影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