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十二)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原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译文:
清廉而有容忍的雅量,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不防害细察,刚正而又不至执撒,这种道理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即不过分的甜,海产的鱼虾虽然腌在缸里却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处人做事的美德。
个人见解:
-1-
读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曾经高中课本里学的一个故事,即杨修之死。下面是其中一个小故事。
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
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有人报告给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夏侯惇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于是军营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朝的。
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安稳入睡,因此便用手提起钢斧,绕着军营独自行走。忽然看见夏侯惇营内的士兵都各自在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急忙回营帐中召集夏侯惇问是其原因。惇回答说:“主簿杨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杨修叫去问原因,杨修用鸡肋的含义回答。曹操大怒的说:“你怎么敢乱造谣言,乱我军心!”便叫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究其原因,原来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犯了曹操的大忌。这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在此,我暂且不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往往未必有智慧。他们往往都会有一个缺点,即恃才傲物。总是觉得自己聪明,其实往往都是一些小聪明,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对此更加警惕。
-2-
所谓“枪打出头鸟”,即做人不能太锋芒毕露,这样会招致别人的嫉妒甚至愤恨。我们永远不要将别人的胸怀想得太大,这样做往往会犯大错。就算是身边的熟人,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张扬。
人际关系之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富人,但是我们不会嫉妒他们,反而会崇拜他们,但是当我们身边的人升职加薪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嫉妒他们。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中反思。即我们表现得太过张扬,对自己身边的人会构成一种无形的威胁。当然,如果只是低调,而一点事都不做,显然也是不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要保持中庸的原因。
-3-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中庸呢?
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个人认为,古人之所以能够提出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们在身处的社会中实践,并在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思想,以此来告诫后人。
作为后人来说,我们必须要认可这样的观点。否则,我们不会去践行。只有中庸的思想深植与我们的大脑中,并且不断地实践,我们才能够更懂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才不会是苍白的四个字。只有我们尝到了中庸之道的甜头,我们才更容易相信中庸之道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去理解中庸之道,而且对其不断深化,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中庸之道,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4-
尽管我是中庸之道的追随者,但是我又是中庸之道的怀疑者。一方面,我在践行中庸之道;另一方面,我在观察生活中是否有些问题是中庸之道解决不了的。比如:有些事情是需要追求完美的。现代社会需要一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庸就未必就适用了。不过,我个人的理解是中庸之道主要还是应用在为人处世方面。
因此,我并不主张任何人都要信奉它。在我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种价值选择。所以,我相信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也是我为什么不盲目推崇的原因。当然,你可以不盲从,但也可以实践。我想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这又丰富了中庸之道的内涵。
-5-
结语:
中庸之道并不适用于任何地方,但是适用于很多地方。因此,我们在需要中庸的时候中庸,需要极致的时候极致。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也是我在努力的方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