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的写作关键词是:恐惧。
我的脑海里并没有出现任何有关恐惧的画面,内心有一丝小确幸弱弱地飘过……
“恐惧”是一种个人内心的感受,表现形式大多是:惊慌害怕,惶惶不安。
学生时代的恐惧,大多来自学习压力和考试成绩;
成人世界的恐惧,大多来自情感和经济等因素;
老年人群的恐惧,大多来自保障、健康和子女。
而此刻,我想起我的一个发小,巧的是,我跟他从小学读到大学,都是同一个班:
小学时,他在任何场合看到学校的老师,无论其是否是我们的科任老师,他都无一例外地快速低头,转弯溜之大吉,生怕被老师看见;
中学时,他在我们8人间的集体宿舍里,总是浑身不自在,想法设法地搬出去租房去住了;
大学时,一次我们班在山坡操作上体育课,他一不小心一脚飞起就把足球给踢飞找不着了,于是他怯生生的,生怕体育器材老师找他,结果器材老师真的来我们班来找人了,我看见他当时本能地拿起一本书遮挡着自己的脸……
就是这样的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很怂、很胆小怕见人、怕出事、内心充满恐惧的人,居然成为了我们学校里的主持、演讲和各类比赛的常胜将军,胆子大到,让我都自叹不如。
他是如何认清恐惧,突破自我,变得强大的呢?据我所知
第一,“越怕,越要做”
他说透过看书,他意识到“我们最害怕做的事情,往往正是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第二,“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敢于去做尝试,先不要跟别人说你会这会那,只是说我想试试。因为试试才有机会,不试连可能的机会都不会有。想的太多,反而影响行动力。
第三,“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失败的结果也是能承受得起的,那就放手去做,输了就认,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下次不犯类似错误。
就这样,他真的走了从小到大笼罩束缚他的“恐惧”,活成了他自己喜欢的样子。
他很非常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和短板在哪里。
客观、平和、自信而不虚伪和盲从,这不就是一种强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