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寺公园秋韵
原创:薄海岚
秋,如水般无声地漫过小城,卧佛寺公园也浸润在这微凉的秋意里。
卧佛寺的山水之间,带着成熟的气息,带着佛意的慈悲。沐习习秋风,行走其间,感受卧佛寺的秋韵,耳闻梵音袅袅,浮躁的心便会渐渐融合在一种岁月的沉静中。
卧佛寺公园因园内的寺庙“卧佛寺”得名。公园隐于山水之间,出自天然,几经兴建,人造天设,浑然天成。
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代,有着千年的历史,历经了各朝各代的变迁,给这座新时代的公园浸润了古朴典雅和佛教的文化气息。
新建的南大门一改往夕的促狭闭塞,是六柱五间牌坊式。石柱雕刻精美,冲天而立,柱子前后都有石狮石象护卫,中间上书四个鎏金大字:“天佛胜景”。仰视中,大门映在蓝宝石一般明净高远的秋空,白云朵朵镶嵌其间,更显高大雄伟、气势恢宏。
经南大门进入公园,一眼便望见了普渡桥,只听闻这名字便会体味到佛意的慈悲。
普渡桥是一座石砌的拱桥。桥长108米。这个数字,代表人类的108个烦恼。桥宽九米,桥下九孔。“九”在佛教中代表至尊权威。桥上竖有八根龙柱,是佛的守护神,石柱上刻有八大正见和八大菩萨,八尊菩萨神态各异,或沉静或慈祥,眉目传神,栩栩如生。栏板柱头都雕刻着大大小小的莲花图案。莲花,在佛教中比喻从烦恼解脱,而生于佛净土。此桥有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登上彼岸之意。
静观这座白玉般洁净精致的桥,感觉佛的意蕴尽在其中。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站在桥上向东遥望,视野开阔中,卧佛寺公园的秋色尽收眼底。眼前便是流经公园之河的最宽阔之处——莲花湖。
秋日的莲花湖是碧水荡漾舒缓,如同镶嵌在公园中心的一块绿色的大镜子,反射着秋阳明亮的光泽,闪闪烁烁。
湖边绿树成荫,浓浓的绿泼洒在水里,泼成了中国画的渲染。
湖南边生长着一片芦苇荡,柔柔的苇絮恣意地舞动着秋风,湖中那几簇绿色的植物顶部已结秋实,像是几块绿玉钻石。
湖东是接天的莲叶。荷花已在秋天中隐形遁迹,夏日的热烈又成了一季的回忆,曾经是无穷碧的荷叶,绿中也被秋霜所染,溅上了斑斑驳驳的枯黄,但是远远望去,湖中的莲叶依然如铺如盖,茂盛葱茏,衬托着如碗的莲蓬,独具秋的风姿,别有一番成熟的韵味。
再往东看,在红檐的亭阁之间,透着九顶莲花山苍翠的秋色。密密的松柏是黑的绿,像化不开的浓云,层层叠叠,直压下来,映在水里,那湖水中浓浓淡淡的绿啊,惹得野鸭欢歌,白鹭翩舞。
站在普渡桥上,在如此秋色中沉醉不已,心也像沉静的湖水,超然物外,人间所有的烦恼都会在云霄之外消散。这是佛的超度,还是大自然的法力呢?
跨过普渡桥,便见那棵古老的唐槐,它由高僧栽种于唐开元年间,在漫长岁月的风风雨雨中挺立至今,仍然枝繁叶茂,沧桑不老。护卫它的铁网护栏挂满了人们祈福许愿的红色布条,给这棵古老的树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它是吉祥的化身,给人们带来的是心的安宁。心安之处是吾乡。
在公园的曲曲弯弯的小路上绕湖而行,路边古老的柳树有两人之抱,树身经过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侵蚀,粗糙变形,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树头却依然伸展着柔软的枝条,在秋风中妖娆。几片黄叶簌簌飘落,和着寺庙里隐隐传出的诵经声,似乎片片黄叶都在天地之间书写着经文与佛语。天地皆空,秋韵无穷。
站在观佛台上向北遥望,“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天高气爽,望海楼群山在秋色中格外清晰。只见群山如长龙般起伏连绵,其间有一尊天然大佛赫然入目。那真是大自然中的奇迹啊!
那座佛山头西脚北,安然地卧于天地之间,其四肢分明,神态安详,五官清晰,面部饱满,慈眉善目,似呼之欲出。至真至妙,难以言传,怪不得佛教界泰斗观之都惊呼:“莒南天佛,世界奇观”!
看着这伟大的奇观,你会不由为神奇的大自然感到赞叹于与敬畏。
台下挂有一口巨大的铜钟,有孩子在敲打,钟声洪亮,余音袅袅,和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伴着孩子们快乐的嬉笑声,有着别样的韵味。
莲花湖东便是九顶莲花山,山下平缓之处是一个供人休闲的广场,有卖小吃的,有供游人玩乐的场地,其中有参天的栗树,上面悬着刺球般的栗球儿;那巨伞般擎着旁枝斜逸的枝条的是叫糖果儿的梨树,梨子小巧圆润,却密密匝匝,果实累累,不可计数,如同繁星般缀满枝头。给公园的秋色增加了成熟的意味。
由莲花湖南路走出公园,一路苍松翠竹掩映,秋虫唧唧,在这宁静的秋色里,回望起源于远古的卧佛寺,感受公园的秋日的新气象,于此散步,也算是博古通今,既往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