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过去104天。三学是必要的。
和菜头,拥有微信公众号,写的文章收获几百个赞是家常便饭,有收入的快乐,更有被认可的成就感,他乐在其中。
他说419的微信苹果大战,他失落了36小时,他是蚂蚁,在内容付费的河堤上建筑了蚁巢,河水不知蚂蚁这个物种也不知蚁巢的存在,河水有他的潮汐,即便是不规律,未知的,可蚂蚁在河堤筑巢,就要接受这些未知,要么搬走,要么尽量避开与潮水的面对面碰撞。
阅读的过程,我想到了两个之前学过的概念:
1、沉默成本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就淡然接受,如果可以改变,去做可以改变的事,暗自神伤是无意义的。从经济学角度看,沉没成本,放弃是最简单最聪明的做法。如果增添烦恼,就是增加了时间成本、及因为神伤心情不好而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和做事态度而造成的间接损失都是成本。
2、损失规避
他开始写的时候,偶尔也贴个人收款二维码在文章中,有人转账,但他觉得转账收到的push好烦,就不贴二维码,就是简单的写,免费,也写的很开心。后来微信有了打赏,他收到的打赏越来越多,一篇文章上百个赏,也是蛮开心的。而419一战,虽没有回到解放前,只是少了iOS用户的打赏,他还有Android大军呢,他确因此失落36小时,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有没有夸张,为何这么整,时钟的时针要顺时针完美的转上1.5圈,好像是那种老式的摇摆钟,每小时摆动报一次钟声,经过36次摆动声报,才终想明白,释然放下。
好像扯远了,我要说的是损失规避,即便是现在得到的Android打赏,远比之前没有打赏时的金钱收益大的不知多少倍,也没有失去iOS打赏带来的痛苦。这种对损失更为敏感的心理状态就被心理学家称之为“损失规避”。
老师的作业是让我们分享相关的案例,现在我交上作业。
微信即将出什么方案来规避用户的损失心理呢?
从产品角度,可以将公众号绑定个人钱包,发布文章时,选择是否开放收红包功能,通过公众号收到的红包,不发push打扰用户,晚上23点时,可以push一条公众号的红包记录,类似微信运动。
这样的优化,打赏功能便可延续,和菜头会开心的吧?成千上万的自媒体会开心的吧?
可是,这个替代方案,昨儿微信就做了,只上线并使用了6个小时,就被苹果禁止了。
方案不是我写这篇反思的目的,只是我觉得我将那些学过的很模糊的东西,用了起来,哪怕他们时模糊的。我很开心,学就比不学强;学的未必对短期有用,学过的总有一天会用到,那些个点状的知识,总有一天会用线串起来,成为结构强悍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