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是英国当代作家,之前曾经拜读过他的《哲学的慰藉》和《身份的焦虑》。《旅行的艺术》不是一本散文游记,也不是导游手册,更不是旅行见闻。而是一本类似于用纯文学的手法描绘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段,而这些人物全部是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绽放过耀眼的光辉。
《旅行的艺术》全文充满着质感、细腻和随意,如作者自己所说:“从一开始写作,我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
正是这种自由的随笔方式与德波顿渊博的知识和富有逻辑思辨能力,建构起这本书的主要框架和内容、风格。德波顿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的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
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近乎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爱德华.霍珀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可以说,德波顿的旅程更多的是一种哲性的思绪之旅;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也是与他笔下的大师们的思想碰撞之旅。
德波顿认为:“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己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所以“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结出三次果实,而其他一些人(为数众多)则只会逐命运之流,逐时代和国家变幻之流,就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上面漂来漂去。当我们观察到这一切后,我们会把人分为两类:一种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人是后者,前者则为数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