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媒体报道《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 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一事,王猛的这封“决裂信”在网上引发了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热烈讨论。
在15000字的长信中,王猛控诉了父母对自己成长教育的三点过失:
1、母亲按照自己的想法掌控一切;
2、不支持孩子情感上的求助;
3、控制自己在国外的人际交往。
王猛认为正是父母的这些表现导致了自己内向、自卑、不善交际的性格缺陷,从而在后来的工作、出国读研等经历中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王父表示,儿子选择决裂,他只能接受。现在,他“只能乞求苍天还我儿子一个健康的心灵”。他反思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过于乐观和自信”,认为很多事情在多年后都会过去,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他也困惑,在“过于关爱”和“放手”之间,到底该如何平衡?
一面是伤痕累累的儿子,一面是伤心自责的父母,抛开北大毕业、美国留学这些闪耀的光环,知识并没有营造和睦的家庭。
家庭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信中可以看到,王猛的母亲一开始还是不认可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而且也没有积极调整心态反而在孩子面前流露了对女孩的期待,造成了王猛对母爱的不信任。其次呢,母亲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孩子的需求,小学短裤事件导致王猛被老师当众批评,自尊心受挫。
除此之外,遭受委屈时,父母的冷漠和不支持、不理解更是对他造成了伤害。如大姨嘲笑他不会剥鸡蛋和导游的讽刺。
一些家长总是不遗余力地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要求孩子听从自己信任自己。当孩子把父母当成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对象倾吐委屈时,却收到“问题都是出在你自己身上”、“为什么别人没有这样的问题呢”等透露着满满不信任、不理解的回复。要知道权威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的,而不是一味地压迫。
当王猛已经彻底对父母失去信任感后,他们所做的一切保护和关爱都变成了别有用心的控制。
面对决绝的儿子,父亲怎么也想不通令他骄傲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如果儿子没有采取这种方式,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以前他认为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既然对儿子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他以为那都是小事,小孩子不开心发个脾气嘟囔个嘴就过去了。
很多父母还是习惯了站着跟孩子对话,在他们眼里,孩子是一个头脑简单除了玩耍什么都不知道的小人。有一天,这个小人长大了,他们却发现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父母当了太久的大人,他们离童年太远了,早已忘记当孩子是种什么感受。
王父现在也很自责,他下载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电子书,慎重考虑、仔细思考儿子邮件中的每一句话,含泪接受了儿子提出的“三不政策”(不回家、不见面、不交往)。对于儿子拉黑联系方式、不回家过年等一系列决绝的行动,他甚至来不及伤心,反而担心儿子其他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否正常。
父母做错了,但真的就只能背弃亲情吗?
在人世,许多人都是带着一身伤疤生活。也许,原生家庭在生命的最初留下了最深的一道伤痕,但生命就是疼痛与喜悦交织的。正是伤痛让我们成长,趋利避害,成为一个播撒友好和亲和的人。
面对自己的伤痕,王猛愤怒地责怪它。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挡路石,他就想起了这道疤,越想越痛……人的敌人只有自己,把一切的过错归咎于父母,其实是无法面对怯弱的自己。父母有多大的能耐可以操控你的人生呢?
中国的很多父母确实在教育方式上独断专行,在保护和放手中找不到平衡。但,人生是自己的,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在人生中双方应该共同成长。所以,与他们和解吧。让过去成为过去,也是放过自己。
放下心中的怨恨,才能再次拥有亲情,获得幸福充实的人生。
想起了一部电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伟大的巧克力发明者和制造商威利·旺卡是个古怪的、独来独往的商人。他的父亲是个牙医,因为强硬反对他吃糖导致父子关系决裂。旺卡离家出走,开创了他的巧克力事业。后来他选中单纯真诚的男孩查理作为工厂的继承人,但要求查理搬进工厂再也不要见家人,没想到查理拒绝了他。
旺卡:巧克力制造商要独来独往,他要追逐梦想,不管后果如何。看看我,我没有家人,却有非凡的成就。
查理:若我搬去工厂住,我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旺卡:是的,算你走运。
查理:那我不去了,我说什么也不抛弃家人,就算给我再多的巧克力也没用。
旺卡觉得很沮丧、很困惑。他开始意识到,糖果不再是心中唯一确定的东西,有更重要的东西等待他去找回来。
最后,查理巴格特得到一家巧克力工厂。但威利旺卡得到了更好的礼物,那就是家人。有一件事可以非常确定,甜美的人生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