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 晴
我住在恩施老城门西门城外,家门前就有一条麒麟河,这条小小的河流伴随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我们常常端着一盆衣服到河边去洗,夏天的时候,男孩子们光着身子跳到河里洗澡,他们在河水中嬉戏打闹,让我们这些在河边洗衣服的女孩子羡慕得要命,男孩子不用做家务活儿,天热可以不穿衣服,不用笑不露齿,想干嘛就干嘛,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束缚,真想变成男孩子啊!长大后才发现男人要担负太多的责任,其实不易啊!
别小看条麒麟河,河宽最多不过5米,可是在暴雨时节还常常发大水,把河边的房子、田地都淹了,洪水涛涛,一直涨到离我家不远的田坎上。每到这个时节,我们这些孩子都是非常开心的,河水泛滥,把道路都淹了,我们可以不去上课了。当时根本不会明白周围邻居们的叹息,他们辛辛苦苦耕耘的田地里的农作物全给毁了。
几十年过去了,这条河再也不会肆虐了,当时的威猛的它现在已经变成了小河沟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麒麟河早就被制服了。连它汇入的清江河都在恩施人民筑坝、泄洪等水利工程下许多年都没有发过大水了。
麒麟河的主干道清江河是我们恩施人的母亲河,每条河流养育着一方人,并且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小时候清江河上还没有黄石大桥,我们老城的人要到对面的五峰山去就得乘渡船过去。那时的船上没有座位,我们就坐在船舷上,手抚摸着碧绿的河水。
船头的艄公唱着山歌,我们和着,他唱一句,我们一起对一句,在青山绿水间飘荡着我们欢快的歌声。常常会有一个辣妹子唱着“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背我嘛?”艄公用宏亮的声音唱着“我来背你嘛!”然后我们一起和唱起来。船儿倏忽到了对岸,我们还恋恋不舍,希望多唱几首歌后再上岸。
后来长大了曾沿着清江河一路漂流而过,见识了我们恩施大山的雄伟壮观,那美轮美奂的蝴蝶崖、那千奇百怪的石林、那千年古道、悬棺等等,简直叫人心醉神迷。当时我穿着救生衣在激流中击水,在山川中飞渡,清江河我的母亲用磅礴的气势和心胸征服了我,让我为她的不可方物的美而折服。
后来,我到武汉学习、工作过两年,就在长江边上生活了两年。当我第一次见到长江的时候,我惊叹于它的恢宏气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真的是摄人心魂啊!那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河流,她和黄河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啊!这代表着南北文化的河流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繁荣昌盛的地方。
我从大山里的清江河漂流到它的主干道长江,从恩施到武汉,这也仅仅是在湖北省内。而如今我来到浙江杭州,行走在钱塘江边,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自古以来繁华的杭州在词人的笔下生花:“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虽然我们恩施和杭州都同在北纬30度,但两个城市的美各有千秋,一个是自然天成的雄浑壮阔之美,一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之美。杭州的美景更像是小家碧玉那么精致而繁华,如果没有千古名人为其打广告的话,杭州之美总是少那么一点点阳刚之气。不过,能够把杭州的那种野性而壮阔之美撑起来的莫过于钱塘江。
其实古时候西湖只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罢了,后来经过白居易、书东坡等地方大员治理河道淤泥,修筑堤坝后,西湖才和钱塘江截然分开。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终汇入东海。
每天晚上当我走在钱塘江边,看着对面一轮明月下的一栋栋灯火辉煌、色彩缤纷的高楼,看着浙江第一码头向钱塘江延伸,看着复兴大桥上面车流涌动,看着潮水拍击着岸边,晚风伴着树叶的清香向我袭来,这美丽的杭州钱塘湖边的美景也让我流连忘返啊!
走在这钱江边也几个月了,时光飞逝,就快离开杭州了,真的有些舍不得啊!不仅仅是舍不得这里的美景,更舍不得一方水土养育的这一方人啊!钱塘江养育的杭州儿女不仅仅非常大气、能干、聪明,更多的是真诚、热情、善良。舍不得像钱江一样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运筹帷幕、气势磅礴的张院长;舍不得冰雪聪明、学识渊博的金老师;舍不得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她们天真浪漫、真挚可爱。
更舍不得杭州妇产科医院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医生、护士、朋友,她们对我点点滴滴的关心、帮助都会让我谨记于心,是她们让杭州这座城市充满了温度和感情。
当然也舍不得周围许许多多帮助我的人。我在杭州人生地不熟的,要给恩施朋友寄药,需要冷藏转运,素昧平生的快递小哥找来了泡沫纸盒,把盛冰块的矿泉水瓶子放在里面,想方设法达到这种药物需要的2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这份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顾客的热情似火都让我非常感动!
杭州这几年以飞一般的发展速度前行着,就是离不开像张院长这样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导者;离不开像金老师这样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实干者,离不开像杭州妇产科医院的全体员工奋发图强、团结进取的员工们;更离不开像快递小哥这样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暖心人。
今夜我又来到钱江边上,看见江上面的那轮圆圆的明月,难道是农历十五吗?再一上网查原来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原来“月半”到了,这个节日也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
它是我们恩施自治州土家族、苗族、瑶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锣鼓声和欢笑声。从初十开始,各家各户都摆上鱼、肉、酒等,欢度节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节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做出最好、最丰盛的饭菜,主宾欢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丰登。晚饭后,姑娘、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对歌跳舞,直到鸡鸣晨晓,人们才进入梦乡。
以前的每年的今天我们全家人在老屋场的场坝上画一个一个的圈,这每个圈代表一位祖先,我们把纸钱放在里面,点燃蜡烛和香,再给各位祖先烧纸钱。而今夜我只有站在钱塘江边对着天空圆圆的月亮,请它把我对祖先的哀思带回恩施,我在心底为他们祭奠。
杭州人好像并不过这个节日的,钱塘江绿道上依然有很多人在跑步、散步、骑车,想起老家所特有的节日,我的心潮如钱塘江的潮水般起起伏伏,虽然恩施离杭州很远,但是,故乡始终在我心中。虽然恩施的母亲河清江注入长江,最终却和钱塘江一样汇入东海。这大江大河养育着我们中华儿女,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不管风俗习惯有何不同,我们都是中华文化之长河孕育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