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和那些阿叔啊伯聊天,因为我知道我也依旧需要经过他们的岁数阶段,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最困惑的是什么?我也想找到十年之内的北极星到底是什么?我也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生长圈,慢慢地成长。是的这个一个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以及过程。
我能在非烤勿扰这个餐厅里面学到什么呢?那些餐桌的摆放,食品的摆放,电器的用法,什么时候开营,什么时候关门等等一些细节都需要去学习。或者说在休息时想想能做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弯路都走过一遍(这个也是在成长教练营跟萝卜头谈论的一个话题)我要了解自己,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事业还是爱情,如果需要取舍那么我会选择事业。
什么时候自己骗自己,什么时候自己不骗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例如我有时候要敢作敢当,不要因为别人的讨厌就不敢做了,就好像之前做销售时的芳芳姐那样子,她上总监位置是很多人不认同的,但是舒总经理扶持她,所以她能上位了。芳芳姐可能会做更好的自己作为回报。
2022年1月28日(旧历年26),听歌睡觉,还是睡不着,思绪一直在凌乱。何为家,我不知道。有时候觉得原生家庭是一个家,有时候觉得又不是,反而觉得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家。
2022年1月30日(旧历年28),起床醒来,脑子感觉一辈子真的很短,一晃我就已经是28岁的人了,感觉昨天还在读小学。再看看晨曦战友给我发的信息,我都没有来得及回复她上个星期提醒我交作业的信息。昨天看了我们不出局233班班长的一篇关于《大话西游》电影影评的文章颇有感触,就如我前年和她的故事一样,在APP上找的,加了微信,但是我嫌弃她家境不好,忽略她人品好这一点,最后还是把她的微信给删了。现在找都找不到她人在哪里了。大家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我的初心是利他(做和尚还是挺好的)。
2022年年初二,选择不拜年,在一家奶茶店喝手打柠檬茶。虽然哪里都能听到(嘲)笑声,但是我想1年后.3年后·甚至是5年10年那些笑声还在耳边吗?我也知道需要找个伴来生活了,孤独感开始蔓延生活了。我漫步走在公园和芳芳姐(成长教练对话群的人)打了微信语音电话,谈到了人的多面性,在家和工作很有可能是两个人。例如男的在家暴躁,工作上却可能是优秀的管理者;女的在家温柔似水,在工作上可能是女强人,反之。
年初三上班,社恐症竟然没有了。在老家和工作的地方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环境状态。跟芳姐说谈恋爱和结婚的事,她就说我现在的状态是适合谈恋爱,不适合结婚。因为婚姻是成年人的事,而谈恋爱不是。
年初四—自己担心的事都是小事,或者说很多事都没有发生。自己做餐饮行业,
初6,收拾老家房间和品味食品。社恐症是在钻牛角尖的状态下发生的。我需要提高自我察觉的能力,外界环境是个因素。我冥想的时候在想其他事,专注不了冥想。
初7,总觉得自己一直在原点徘徊。“强想忘爽”每一次都在脑子里重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