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嚷嚷着要我请他看电影,我买了,地点订在——火车站。他很纳闷!不解的问:“你确定这是去看电影?”
:“对呀,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电影院”。
但是这场电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永不落幕,因为每个人都是主演且每天都在上演,这才是最鲜活的电影啊。
我告诉他,“如果说在医院里看到的是生死,那么火车站里看到的就是生活。”
儿子懵懂的慢慢的坐下,陪我静静观影~
电影上半段——候车厅的期盼
我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好多人,巨大的显示屏~”显示屏闪烁着列车班次和时间信息,周围是行色匆匆的旅客。当我们看到那些拖着各式各样的蛇皮口袋、塑胶桶,听到行李箱发出嘈杂的滚轮声。儿子又问我:“他们都去哪里呀?”
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今年的春运已经开始了。人们或坐或站,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情等待列车的到来,处处都充满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年末独有的那种忙碌又温暖的氛围呢。我回他:“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想见的人,各自的期盼。”
长椅上坐满了人,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耐心地安抚着怀中哭闹的婴儿,旁边放着装满婴儿用品的妈咪包;前方有位年轻的姑娘,一边打着电话跟家人报平安,一边不时看看时间,眼神里尽是归心似箭的迫切;还有一群小孩子在人群的缝隙间嬉笑玩耍,全然不顾周围的拥挤,为这忙碌又紧张的候车氛围添了几分活泼;不远处,几个背着双肩包的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兴奋地谈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眼神中充满对远方的期盼。
终是期盼,期盼了一年的重逢,期盼着早点回到故乡,期盼着一个温暖的拥抱,期盼着那一口热腾腾的家乡菜。
儿子说:“那些大包小包装的是什么?”
也许是爷爷去看孙子,带的家乡特产,是奶奶给孙子买的新玩具,是爸爸给闺女的过年新衣。
人们带着这一年的疲惫、收获与思念,在这候车厅里汇聚,各自怀揣着心事,等待着列车载着他们驶向家的方向,而故事也将随着列车的启动,开启更温情或是更波折的情节发展。
电影的下半场——出站口重逢
随着列车缓缓停靠站台,电影进入了下半场——出站口,人们如潮水般涌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旅途的疲惫与归家的急切。
有人举着牌子写着欢迎回家,有人抱着一束鲜花,有的笑着相拥终于见上一面,笑着说声好久不见。
一位年轻的妻子带着孩子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孩子不停地问着“爸爸怎么还不出来”,妻子则耐心地安抚着,眼神中却难掩思念与牵挂。终于,丈夫拖着行李箱走出,孩子欢呼着扑进爸爸怀里,丈夫紧紧抱住妻儿,一家人的笑声在出站口回荡,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儿子感慨:“车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是呀!每个人都在努力的为生活打拼。”
它像是一个特殊的纽带,连接着不同的城市与乡村,让天南海北的人汇聚于此又奔向各处,有游子背上行囊踏上追梦之旅时的不舍,也有归乡人即将见到亲人的那份急切与期盼。
它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的柴米油盐,梦想中的星辰大海,承载的是满满的思念、憧憬和生活的烟火气。
生活这场电影,没有导演喊“卡”,也没法重新拍摄,我们只能顺着时间的轨道,用心演绎好每一个情节,用自己的喜怒哀乐去书写这场独一无二、永不落幕的电影。(愿每一场与岁月的奔赴都会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