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抓党建促振兴、以振兴强党建”,紧扣乡村振兴大局精准发力,注重在乡村振兴第一线选干部、配班子、建堡垒、育人才、强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作用,有力引领、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巩固一个政治核心,增强乡村振兴政治定力。
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稳定干部队伍尤其是乡镇党政正职,引导大家增强定力、埋头苦干。一是选优配强班子。坚持干净清净、风清气正,优化班子结构。二是持续抓好整顿。坚持因村施策、台账管理、分类整改,建立“六个一”帮扶机制(1名县级领导、1名乡镇领导、1个驻村工作队、1个县级部门单位、1名第一书记、1套整改方案)加强任期目标管理和履职能力建设。三是打造红色家园。整合组织、文化、卫计、民政、体育、商务、政法、群团、金融等方面资源,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党群红色家园”,从强化政治引领、传承家训家教家风、优化服务功能出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政治功能。
用好两支骨干队伍,增强乡村振兴工作能力。
加强党员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一是抓培训提能。采取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现场教学和农民夜校等多种方式,加强党员、人才政治训练和实用技能培训,提升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二是抓党员作用发挥。推行乡镇青年党支部工作法,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抓人才作用发挥。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创新三种模式“造血”,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从增强造血功能出发,坚持不懈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既提高村集体的话语权,又搭建党员群众议事载体,努力实现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的双重效果。一是入股分红“找钱”。大力引导工商资本入村,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实行收益分红模式,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有偿服务“挣钱”。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开展政策传递、原材料供应、产品初加工、拓宽市场等有偿服务,把有形无形劳动都变成有形资产。三是盘活资产“生钱”。通过租赁经营、开发承包等方式推向社会,把死资产变成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