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前进,大目标达成:揭秘登门槛效应的心理策略

登门槛效应是指人们在同意了一个较小的、较容易完成的要求之后,更有可能接受更大或更多的要求的现象。这一概念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实验,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 L. Freedman)和弗雷瑟(S. C. Fraser)在1966年的研究中提出。

在他们的经典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向一组家庭主妇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请求,比如在窗户上挂一个小招牌,大多数人都同意了这个小请求。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联系这些家庭主妇,并提出一个更大的、不太受欢迎的请求,如在她们的庭院中放置一个大且不太美观的招牌。结果发现,那些先前已经同意小请求的家庭主妇相较于没有预先经历小请求的一组人,更愿意接受这个较大的请求。

登门槛效应背后的原理涉及认知一致性和承诺升级的心理机制:当个体做出某种承诺或行为时,为了保持自己行为的一致性以及维护自我形象,他们倾向于继续配合并答应更高的要求。此外,在营销、谈判和其他社交情境中,这一效应也被用来逐步引导他人接受越来越大的让步或购买决策。


生活中常见的登门槛效应的例子:

1. 营销活动:

商家在超市举办试吃活动,先让顾客免费品尝小份样品。当顾客对产品满意后,商家再提出购买整件商品的建议。

电信运营商可能会先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服务,如免费体验一个月的高级会员功能,之后自动转为付费订阅。


2. 公益筹款:

慈善机构首先请求捐赠者进行小额捐款,比如5元支持一个项目。一旦捐赠者同意,他们会在后续发起更大金额的募捐活动,并告知已捐款的用户。


3. 政治宣传:

政治候选人先提出一项普遍受欢迎的小型政策改革提案,得到公众支持后,再推出与之前提案相关的、更宏大的政策计划。


4. 教育环境:

教师可能先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简单任务(如每天阅读10分钟),然后逐步增加学习任务量或难度,使学生逐渐适应更高要求的学习习惯。


5. 销售谈判:

销售员在达成交易前,先提出一个小需求或小优惠作为试探,例如赠送小礼品或提供额外售后服务。如果客户接受了这个小好处,销售员会尝试推进更大的交易方案。


6. 社区动员:

社区组织者首先邀请居民参加一次小型社区清理活动,随后邀请他们加入长期的环保志愿者团队或承诺参与更多的社区事务。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如何通过步步递进的方式,让人们从接受较小的要求开始,进而更容易地答应较大的请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