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之后,我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江南人冬天不开空调

很多人会认为南方的夏季令人畏惧,很有“”人立洪炉上,鱼游沸鼎中”之感。我在南方生活过多年,度过的无数个夏日的确会令人发出“日风煮水,何来清凉”之感慨。

有时我就在想乾隆当年六次下江南,没有一次是在夏季。他写的那首《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就可读出一二:

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所以说乾隆下江南,是选在了江南最美的春季。江南的春季烟雨缭绕、花红柳绿,连风都柔情似水。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满满的戴望舒《雨巷》的意境。

江南的夏季真的是热,但有了空调的加持,并不难过。上班时,车里、办公室有空调;休息时,家里有空调;出门时,超市、餐厅、商场也有空调。

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把空调打开降温。

初到江南,之于我,难过的并非夏季,而是冬季。江南的冬天其实可以比肩北方,温度有时也可进入零下,不但冷,还湿度大。所以江南的冬季除了应对“冷”之外,还要应对“湿”,这种冷就是北方人恐惧的魔法——湿冷。

虽说江南的这种“湿冷”可以用空调来解决,曾经令我匪夷所思的就是到了冬天,无论温度有多低有多冷,空气里湿度有多大有多难受,南方都很少有人开空调取暖,甚至冻的瑟瑟发抖,手脚不听使唤也不开。

很冷的时候,要不就是多穿几件衣服,要不就是晚上睡觉时多盖床被子,就是不开空调,好像摆设一样,电热毯也不用。

就算家里有孩子,孩子冻的哇娃的,也不开空调。

以前在青岛时,有个同事是杭州人。她说她好害怕过年回杭州,家里那种湿冷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同事说冬天家里不开空调就罢了,门窗竟都在洞开着。

当时挺不理解杭州人的生活方式。

等我在南方迎来了第一个冬天时,恍然发现的确如此。那年有个周末去同事家打牌、吃饭。那天很冷,温度应该在零下了,但阳光还挺灿烂。同事家在一楼,日照不是很充足,没有了阳光的温暖,没有开空调的室内的体感比室外还冷,是那种阴冷、湿冷的感觉。同事一家子在房间里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我很是诧异,诧异同事家里为啥不开空调?北方冬天暖气打开时,房间里有时穿短袖都会热,所以我很不习惯冬天在房间里穿着厚厚的衣服。

那顿饭吃的赶上打仗的速度了,一道菜端上来,要马上吃掉,否则很快就没了热气。吃完饭开始打牌,一场麻将下来,我的手脚基本都冻麻木了。

那时我真是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夏天就能天天开着空调,冬天再冷都不开呢?

这几年回到北方后,我发现我竟然不能适应冬天有暖气的日子了,太干燥了。

忽然就明白了江南为什么冬天不开空调、不装地暖的原因了。

江南多水乡,自小在水乡长大的江南人,或许早已习惯了水润的感觉。再加上江南时不时阴雨绵绵,云低雾绕,即便是冬雨,也是非常缠绵。生活在其中的江南人,自小便被水润着,被雨润着;江南的草木也是如此,在流水的灌溉下,在细雨的浸润中,长成了一种水灵灵的模样。

郁达夫写过一篇《江南的冬景》,文中多以“湿润”来归纳江南山水冬季的特征?:“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现象,又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清闲境地。”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柔美浓艳,温婉宛转的形象,江南有媛女采莲,有柳画船,有小巧流水,有乌蓬细雨。或许只有江南湿答答的冬景,才最契合文人对江南的喜爱。

江南人早已习惯了这种“湿润”,也喜欢着这般感觉。在江南经年以后,我也是如此。

如今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里,在干燥的暖气房里,我又开始怀念起江南湿润的冬天了。江南冬季,润了千年,有说不尽的风味余韵,令人心生思念……

你是否也会在某个瞬间,突如其来的想念江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