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意为:“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有能力,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学习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满足。
安逸的环境最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不思进取。由于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的变化,让人在不易察觉中完成了整个蜕变,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用“温水煮青蛙”来形容职业的倦怠期和舒适期,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温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从“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产生了松懈与满足。
如何跳出个人专业成长的舒适区呢?我们才会有个人专业的二次成长呢?
学习,好好学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成长。有两位男同事直到退休那一年才去学车考证。年少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呢?
学习让你有更多的遇见,遇见不一样的他人,遇见成长的自己。感恩时代的呼唤,感恩遇见教育的春天。
感恩奥鹏运程教育中心项目组尽心尽力的安排,为这次研修搭建深入学习实践的平台,开拓视野,更新理理念,凝练思想,反思实践,答疑解惑,推动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与教研能力。带领我们领略现代城市的气息和传统文化底蕴的熏陶,与专家零距离的接触,收获一份收获。
19日上午八点,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团队联合研修培训班开班仪式。来自广东省三市的十一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70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联合研修。嘉应学院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蓝国干科长发表致辞,学员代表向敏龙、柯泽华的发言表达了学员们的心声,主办方奥鹏教育中心的苏小平老师介绍这次培训的目的和希望;这次培训是学员走向名师、成为名师、成就专家的一次培训,希望学员珍惜机会,尽心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张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新高考启示与教学改变》的政策解读的讲座。张教授从新一轮高中课改进程说起,解读了新高考的三个启示: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二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三是理解高考评价的顶层设计,从高考评价的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张的讲座《新课程背景下探索语文教育的贯通培养》非常接地气。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语文学科的三大功能。
第二天工作室团队一起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经过重重安检,我们终于到达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站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前,宏伟、庄严的国家博物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
21日上午,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教学研讨,我们互助共进,把脉教育动态。下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教授的讲座《中小学师生的信息素养》,贾教授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两条途径: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二是在各门课程中培养信息素养。并且详细分析了从小学到高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体系教育的相衔接及培养目标。未来我们要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新篇章。
22日杨帆老师明确了在《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教研》,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重视教学评价的策略,积极促进学科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的发展。
而陈老师的《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具有很强的实操意义。在讲座过程中,陈老师强调对课标的理解就是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前提、基础。他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实践,讲解了自己的多篇教学设计和实践,将“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评价过程”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线老师,要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还聆听了胡老师的《认真研读教材,探寻适宜教法》。胡老师在讲座中与我们共同探讨"语文教学怎么教?新课标应该怎么落实?"胡老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有所追求。教师虽然是青灯一杯白水,伴着几本书,但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愉悦地徜徉。
而奥鹏教育王老师带给我们一场贴地气、实践性强的《问题树分析法一一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与专业选择》互动式讲座。只有在“短期明确性”与“长期方向性”,在“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中,在“规划职业”与“人格完善”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们才可以越走越远。
最后举行结业典礼,主办方颁发了结业证书,并颁发了优秀工作室、优秀学员证书。学员代表发表感言,表达了每位学员的心声。结业典礼在学员们的掌声中结束。
学习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内涵的发展,学习是最大的福利;促进学生的发展“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具有向阳性,向师性。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这是继上一篇《在学习中成长》的下半部分,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自毙造车,而应该拥抱信息化时代,特别是疫情这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访,改变了学习的常规模式,当线下教学无法进行时,线上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学习更便捷,更高效,更实惠。
2020年2月14号起,全国的大、中、小学生都进入了网课学习时代,于是网络学习模式多种多样,有学习强国中的“学而思网校”、“一起学”、“腾讯课堂”、“企业微信”、“丁丁网”、“腾讯会议”……一时间像炸开了锅似的,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年轻老师自然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在话下,但对于中年老师来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意味着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变得强大,只有学习才能运用自如,在此种情况下,老师不得不学,学习做课件,学习录制微课,学习不在直播中出现乌龙事件,个多月下来的网课实践,不少老师成了网红18女主播。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一样的疫情带每个人思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思考角度,经历是一种收获,收获了一种自己没经历过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百态。而且这种收获无需他人理解,更无需他人认可。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要做的事情,这就是事业之心。
我们都知道“让生命在尘埃里开花。”凡是一件事从小开始,从最低处开始,恒一专注,无事不办。拿出打算不管贫穷还是富裕,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精神,我想很多事情都能做好。不管所做的是什么事情,如果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话,我想,不管是谁,都能成为这个行业中最好的。成为这个行业最好的。
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就是修行的问题了,这也是修行者的问题了——把工作变成修行,把修行变成工作,在修行和工作的不二中实现“成功”,回归教育之心。实现很好的实现了事业心转变为教育心,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学习是最大的福利,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记得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就说过的一句话,“21世纪的你们一定要有三种技能,一会英语、二会电脑、三会开车。”我们当时就非常不理解老师的话。25年过去了,这些在今天都实现了。我们真为老师的远见感到佩服啊!时代的进步,必须要求人们要与时俱进,赶时代的浪潮。这不也是一种收获?
学习,能让你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心情愉悦,帮助别人让我体会到快乐。这就是经历带给我的收获。能使更多的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仰望星空,看见闪亮的星;脚踏实地,握住大地的根。仰望星空可以是抬头寻找一个奋斗目标,寻找一个人生理想,脚踏实地是为了实现理想,是为了目标而奋斗,更是朝着那个方向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稳健向前行,仰望星空必不可少,脚踏实地也不可缺。收获着你的收获,快乐着我的快乐!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