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的四月,气温多变的季节,落樱缤的美好,这个四月从怀念开始。
忙碌的四月天到了,清明节是四月初最大的节日,这个节日不同于春节,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有喜悦有悲伤。清明小长假更是让远在异乡的游子们有了回家祭拜祖先的机会。春节是合家团圆的喜庆,而清明时节更是每一个对自己祖先的一种祭典和缅怀。
想起小的时候,每到清明时节,爸爸和妈妈都会准备好敬供的饭菜,无论什么天气拎着篮子带着我们,去山上祭拜祖先。那时候我们虽然顽皮,仍然会在父母的带领下虔诚的磕头祈福,妈妈每到此时念叨着让祖先们庇佑我们小一辈,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这样的祭拜特别有仪式感,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有对祖先们深深的敬意,每次父亲向我们讲述的时候,心中升起一股莫名伤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几乎没有人这样去祭拜祖先,所有的仪式都简化了,父亲坚持了几年最后也放弃了这样的祭拜仪式。一切变得简单,对祖先怀念之情也淡了许多。
一晃,我的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今天也是我独自带着儿子第二次去祭拜祖先的日子,
时间仿佛倒回从前,仿佛是轮回一样,我像我的父母一样对祖先怀着尊敬和敬重,我的儿子对祖先们没有任何过深的感情,觉得还没有一百年,连祖先都称呼不上。
听着儿子的话,我不再说话。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无可厚非。儿子完成了现代祭拜简单仪式:鞠躬(我让他磕头,他觉得鞠躬也是一种表达)然后,帮着我烧些纸钱,我也会像妈妈一样念叨着同样的话。
在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出嫁的女儿就不再去祭拜自己的祖先。有时候想想也很感慨,自己的祖先不能去祭拜却把别人的祖先当成为自己的祖先来祭拜。
特别像我爷爷这样被载入史册的人,听母亲说起,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爷爷对我特别特别的好,每次想起就特别感伤。
带着儿子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电动车木有电了)他一手手机,一手推车,我一路寻找春天,寻找童年的记忆。
路边的蚕豆花,癞蛤蟆花,油菜花,紫色的,黄色的,不知名的花和植物,在沉睡了一个冬季之后,疯狂的竞相绽放。仿佛在像路人说:看我呀,我多么漂亮呀!
我也回到了我的童年,边走,边看,边寻找着记忆里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和画面。多年前的那个小女孩就是想独自寻找春天,在春天里喜悦,在春天里享受阳光,自己独自和春天在一起。
今天她满足自己的愿望,我看到小女孩心满意足在对着我笑。然后向我挥手告别!我默默地看着她幸福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