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思考”
这几天,大雨,考验了平时的功课和系统性的功能。
大雨的不期而来,不是平均分布,不是绵绵不绝,而是疾风骤雨的瞬间在某个地方的肆虐。
洪水的到来,对桥梁、公路、铁路、河堤、山体、低洼地的房屋......都是一个考验,考验的是合理性和坚固性,考验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记得一次去河道景观的时候,就有一个说法:假如哪天发大水,这些投资就真是“打了水瓢儿”。果不其然,第二年发大水,河道里的建筑设施都被冲垮了。
今年,有的道路、桥梁、路基等薄弱的地方出现了垮塌;有些房屋建筑泡在了水里。造成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工程质量,有的可能是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水量的之大的冲击力。
还有一种就是没有尊重大自然,河道不能直接接收排水、有的是低洼地也建了房子,甚至就建在了排水河道旁,甚至是占用了部分河道。
山体被从根部挖掘,也是很危险的,造成一定程度的危险系数的加大。
水火无情,大自然的威力不容小觑,尊重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