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网络“民意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既是殷殷嘱托,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修好的一堂必修课,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好网络“民意指南”。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0.32亿,是活跃在新网络世界里的中国力量。互联网时代,网民就是群众,群众就是网民。群众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网上反映,让网络成为民情民意的重要“集散地”。网络是社会民意的“晴雨表”,也是衡量为政得失的“测量仪”。体察网络民情、收集网络民意、倾听网络民声、回应网络关切,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必须练好的基本功。要顺应新时代信息化要求,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学网、懂网、用网、治网、管网的能力,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让互联网成为新时代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渠道。

网络用得好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宝库,用不好就可能是潘多拉魔盒。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导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噪音杂音竞相发声。领导干部既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网上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网络“杂音”中辨别“真声”的能力;又要理性客观、从容镇定看待网上各种观点和情绪,做到“耳聪”“目明”“心正”,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服务群众的“最大增量”。

网上听民意,网下解民忧。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人和事大多数都是真实的,群众在网上反映的问题,根源在现实社会,最终也需要在现实社会中解决。领导干部与网民虽然隔着屏幕、相距千万里,但是对待群众的感情不能淡、责任心不能变。要将群众在网络上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要始终坚持网民在哪,服务就跟进到哪,做到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线上交心线下服务,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时代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刘知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