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覆盖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舆论传播和民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学网、懂网、用网”上下功夫,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感可及的幸福画卷。
于“学网”中,搭平台听民声。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里,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首先要在“学”字上下功夫。时刻保持“本领恐慌”,重视加强对互联网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学习利用互联网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学好“网言网语”,转变对话风格和话语体系,与网民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频道、同一个语言体系中沟通,避免在和群众的沟通中“脱节”。还要自觉摈弃“官腔官调”,学会有温度的“发声”,用有正气、富情怀的声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
于“懂网”中,访民情知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互联网是信息的桥梁,本质上也是人的连接。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第21次全国两会调查,“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三大热词关注度位居前三位。网路上的每一条留言、每一次表达、每一种诉求,既是社情民意的直观表达,也是与时俱进的治理课题。这里有民意的汇聚、民智的集纳,也有施政的方向、履职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只有深学,才能会用;只有真懂,才能善治。党员干部要破除“谈网色变”的心态,严禁自我“信息屏蔽”,懂得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要正确对待民意,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急难愁盼要及时解决,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传,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借力网络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画好网上网下最大的同心圆。
于“用网”中,解民忧暖民心。“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近年来,从国务院开通“互联网+督查”平台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到“十四五”规划编制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再到各地区各部门纷纷上线政务服务平台,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倾听民意、征集意见的重要渠道,网络群众路线成为服务群众,社会治理的新抓手。党员干部要用好“留言板”“民声墙”等线上平台,让群众的诉求得到表达、困难得到解决,把为民造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自觉挤掉工作中夸夸其谈的“水分”,让人民群众来评判作风、成绩,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干货”。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好助手”,用实干纾民困,以实绩暖民心,把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落在三农、教育、环保、就业、治安等各项民生实事上,把“民之所盼”与“我之所为”紧密相连,真正做到让各族群众的美好向往变成看在眼中、拽在手里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