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网上每一条群众诉求与建议,既是社情民意的多元展现,也是与时俱进的治理蓝本,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对新时代领导干部工作要求的基本考量。
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搭起干群互动“连心桥”。“网上群众路线”,就是充分尊重广大网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坚持“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运用互联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和保持党同网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工作法宝,进入互联网时代,论坛、微博、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大量出现,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参加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通过网络,可以使党和政府更多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更大范围内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最大限度地收集民意、汇聚民智,从而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所以,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沃土。人民可以体现为网民,群众可以体现为微众,面对日益庞大的网络社会和“10亿”网民群众,如果没有新的网上群众路线来贯穿和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问题的“绿色通道”,成为民意的“显示器”和“助听器”。运用好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提高网上群众工作能力,实现“手指尖”与“脚指尖”、“键对键”与“面对面”的“零距离”,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开展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我们在响应民众需求的同时也要清晰传达政令,解疑释惑,使群众认同理解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是思想的载体、力量的源泉,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坚持群众在哪儿,工作重心就放到哪儿。借助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区块链等网络信息技术,既降低日常监督成本,提高执政绩效,也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规范公权力运行空间。通过构建“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的便民服务新体系,不断整合民众利益诉求,使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有了有力的保障和依托。
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高质量发展,既要“面对面”,也要“键对键”,更要“心连心”。通过网上网下连接互动,倾听原生态民情民意,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在有理有利有节中强化舆论引导。通过有效的网络议程设置和精准推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切实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切实贯彻党的纲领方针,用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新时代,我们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线上为走好群众路线开渠引流,线下为完善治国理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