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是灵魂向灵魂的匍匐前进 | 评小荷新作《伦敦爱丽丝酒店的最后一夜》

林文溪

上海知名作家小荷再献新作《伦敦爱丽丝酒店的最后一夜》。这看似冗长的题目,实则具有深邃内涵。且不管故事发生地爱丽丝酒店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漫游奇境”的联想意义。小说女主人公放着那么多流行英文名字不用,偏偏要叫“艾鹂”,岂不就是“爱丽丝”的变体形式?“最后一夜”的具体象征,又对悲剧式的结局进行了巧妙暗示。若不是执着于在题目上致敬《呼啸山庄》,这部作品会有一个更感性简洁的名字——《吻》。


倘若如此,更名副其实。小说中涉及到“吻”的场景有多处:作者视角聚焦在两组爱人身上,即女中医艾鹂和前男友丁玮,以及后来的印度裔英国贵族罗杰先生;牛津教授约克和女作家安吉尔。他们之间的感情,带有多元跨越性,跨越了国界、种族、文化和社会阶层,顽强而热烈地进行着。莎士比亚曾在作品中写道:“爱情不应该掺杂任何算计。”由此可见,凡是纯粹的才是真正的。


小说,作为文学中相对大众化、普世化的艺术形式,从头到尾的一字一句,都不是无意义的堆叠赘述。作家希冀通过故事传达的理念,只有在抽丝剥茧,触达本质之后,才能显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深长之吻,都不是发乎欲望那么浅薄。那么,任何对书中之吻的低俗解读,都是亵渎。就像我们决不能把克林姆的画作《吻》当成男女情欲的夸张表达一样。画家大胆使用金片、银箔等装饰性要素,并不是为了达成一种拜占庭式的浮夸,而是要让沉浸式拥吻的场景看上去“熠熠生辉、金光闪闪”,从而表达其美好的神圣性。


想象一下,在金色的背景下,一对恋人热烈拥吻。男人的双手轻柔而充满爱意地抱起女人的头,富有激情地吻着她的脸。女人的左手握着男人的右手,闭着眼睛,沉浸在无尽的幸福和浪漫的想象中。男人和女人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纹样。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且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但是这种情爱在这种金黄色彩的衬托下,在鲜花和各色图案的包围中,让人没有一点邪念和粗俗的感觉,反而将人从一种世俗的观念和道德的约束下解脱出来,只感到一种温馨、浪漫、富有激情的生命冲动。不管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


文字虽有别于画作,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部小说里,罗杰先生几次亲吻艾鹂。如果说最初的确是源于欲望牵引,那么后来一定包含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绝不是本能欲望的满足,而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再比如说牛津教授约克和作家安吉尔的吻,带有某种童话式的纯情氛围。嘴唇和舌尖之间的缠绵,是激情使然,也是知识分子情怀的彻底迸发,有些许唯美,也掺杂着些许伤感。一如安娜.卡列尼娜,读者在她的故事里,嗅到浓烈的悲剧气息。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恰恰是作品和女主人公的悲剧色彩,让后世读者念念不忘。


对于“爱之吻”,作家小荷的处理是勇敢而大胆的。尽管,小说中所有的爱情,在伦理道德的评判下,都有些不妥帖,小荷依然像画家克林姆一样,干净投入地描写,毫无猥琐低俗之感。当爱情满足了灵魂的饥渴,同时又使身在爱中的人内心升腾起希望,它就应该被贴上“美好”的标贴,被当做对生命的爱与真诚。吻,是灵魂向灵魂的匍匐前进。之所以用“匍匐”这个词,是充分肯定爱的来之不易。即使有两秒钟的一见钟情,坚守爱情的路也一定坎坷不平。最高级的吻是灵魂之吻,心灵之吻。它超越肉体和欲望,是精神世界的百花齐放。


在《伦敦爱丽丝酒店的最后一夜》中,女作家安吉尔悲伤地感叹萨特和波伏娃的爱多么美好。这是安吉尔的观点,也是作家小荷的观点。在“偶然爱情”和“本质爱情”之间,小说人物的选择与萨特高度一致。他和波伏娃没有婚姻,却实现了一生的相守。不否认,用“忠诚”的标准来去评判二人的感情生活,他们都得不了满分。但只有萨特和波伏娃能够理解彼此,解释一切。波伏娃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彼此永远不会成为陌生人,永远不会毫无意义地召唤对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破坏我们的结合,但是务必使这种结合不要蜕化为束缚和习惯。”在波伏娃的生命里,她永远无法离开萨特的。因为她爱上的并非普通人,而是萨特,一个能在哲学史上单独占据某个章节的萨特,他清奇深邃的思想,是其它男人不可能给予她的,没有谁能像他一样,能和她的思想高度碰撞。也许,萨特和波伏娃,对于彼此,都是一座毕生走不出的迷宫。


纵观作家小荷之前的代表作,比如《重生2019》《我想和你一起生活》《旖旎》等,不难发现,她的作品表面上看均以爱情为主要事件,“吻”作为优雅的两性互动方式,被作家浓墨重彩地讲述,但每一处细节无不是灵魂的呐喊,关乎梦想、人性、事业等多重因素,绝不仅仅是肉体和肉体的亲近。当所有的作品被放在一起,作家的创作执念立即显现出来。这是文学创作的坚持,也是对人性之美孜孜以求的坚持。


值得庆幸的是,在丁玮遭遇飞机失事、约克教授重病的悲剧之后,阳光、承诺和幸福终于到来。结尾处,毛小毛和安娜的童话故事,减弱了作品的悲情色彩,也把读者的心神再次引到童话之上。可以肯定,小说的作者小荷必然是童话的忠实喜爱者。因为在童话里,王子的真爱之吻唤醒死去的白雪公主,安娜公主的亲情之吻融化被冰封的艾莎,贝尔的善良之吻消解了野兽的邪恶……


在《伦敦爱丽丝酒店的最后一夜》

小荷这样写道: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要回家

回到那个梦寐以求的家

他的吻,就是那扇家的门

轻轻打开的瞬间,

我终于,泪如雨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