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亲的对峙信发布后,
朋友圈收到一条评论,
“严父慈母家庭成员各司其职,自古慈父多败儿”。
我回复:
那你是没看懂。
严父慈母其实是一种不明确的说法,
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固有特点,
简练概括浓缩但是没办法操作,
比如说,
什么是严父的标准?
你打破一个碗冲你大声咆哮的是严父吗?
晚上你晚点回家会打你的那个是严父吗?
鸡毛蒜皮小事大吼大叫的是严父吗?
这些具体的事情没有界定,
严父的标准就没办法确定,
所以,
这句话不具备任何操作意义,
更加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当然,
我们大家都知道所谓的严父的标准,
只是大部分人都很含蓄不说,
只有我这个书呆子会较真,
要我说,
传统的教育理念缺乏现代心理学理论支撑,
很多父母靠着这些无法操作的育儿观念在做孩子的教育,
真的是盲人夜半骑瞎马,
什么时候掉到坑里面也不懂。
比如说,
他们不知道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上海17岁跳桥男生就是这样的悲剧,
母亲只顾着自己唠叨抱怨,
不知道孩子已经崩溃了,
或者他们根本都不认为孩子有感受吧;
不知道要教会孩子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许他们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
比如说,
孩子摔了一跤哭了,
他们会没事没事起来,
男孩子不哭;
不知道孩子犯错的时候是学习的 好机会,
一听到退步就用严父的标准拷问责骂,
不分青红皂白的嘲讽打击甚至发火;
不知道孩子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这些东西传统文化没有,
所以,
我给这些人的建议是,
多读书,
充实自己的育儿知识。
我有一次和开心老师聊教育,
她说现在的家长都是无证上岗,
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就当上了父母,
碰到问题几乎是必然的。
我说是啊,
曾经有个人大代表就提议,
要让父母先考个“父母上岗资格证”才可以上岗,
个人觉得很有必要。
其实现在很简单就可以学习了,
比如参加樊登读书会,
看看樊登解读这些育儿经典书籍,
我觉得如果有一本书非看不可的话,
我推荐《正面管教》,
它主要谈的就一个观点,
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就是父母要给予孩子温柔但是有边界的爱。
什么是温柔?
就是允许孩子犯错误,
比如孩子考的不好,
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不要只看成绩),
帮孩子分析原因,
制定对策。
什么是有边界?
简单说,
就是要有规则,
好比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要明确界定的,
这个规则是刚性的不可改变的。
你们看,
这个叫做有操作的标准,
这样父母才可以知道,
当孩子出现问题了,
我要怎么办。
作为现代人,
尊重传统是可以的,
但是,
我们也要学习现代的育儿知识,
这个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亲子类文章第一年第五十八篇(总第58篇)
欢迎互动留言。
2019.5.17